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

离亭非旧国,春色是他乡。
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
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
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凰。

作品评述

江亭非故国,春色却是他乡。年老害怕歌声戛断,愁苦伴随着舞曲的流长。荣宠待遇超乎寻常,五马光彩照人。长江的水路上风烟交接,一同适宜去凤凰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举办筵饯时的情景和心情。他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春天的景色是异乡的春色。年事已高的他对于喧嚣的歌声感到畏惧,愁苦随着舞曲的不断流淌而长久地伴随着他。然而,他却得到了荣宠,饯宴待遇盛大非凡,自己也如五彩斑斓的马一般夺人眼球。长江的水路上风景迷人,正好适宜下船去凤凰地一游。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以江亭王阆州的筵饯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在远离故乡的地方的情感和感受。他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故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到异乡的春天和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他这时已步入暮年,对于喧嚣的歌声感到畏惧,愁苦随着舞曲的长久流淌而难以消散。然而,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却得到了特殊的待遇,饯宴的规模庞大,被宠爱备至,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他用五马烂生光来形容自己的光彩夺人,展现了自己在这个场合上的引人注目的形象。最后,他描述了长江的风景,借指自己适宜下船去凤凰地游玩。整首诗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的情感和在异乡的感受,体现了他对于时光的流转、人生的起伏和自己身份地位的矛盾心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雾里江流欲到天,旅人合眼梦归船。雨声竹屋晓来急,误喜全家蓬底眠。

往年郑子真,口语挂吏文。宁知世间事,变化纷如云。有司出纳吝,但守吾见闻。参互漏一钱,怒气欲嚼龈。鞭笞敢谁何,竟取众犬狺。大官饱溪壑,此特其毫分。夺髯一轩渠,要亦何足云。人言老先生,训以明自焚。归来北窗底,寸田得锄耘。诸公直汲黯,羔雁当成群。乃肯巾柴车,林壑

璿之戏墨万之诗,不到浯溪坐可知。凛凛元颜千载意,若为付与水云期。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蓬矢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烟华方散薄,蕙气犹含露。澹景发清琴,幽期默玄悟。流连白雪意,断续回风度。掩抑虽已终,忡忡在幽素。

君向曹溪路,云向空中度。曹溪路上行,云从脚下生。我闻普贤古真人,一一毛孔皆出云。一云普现无边身,无言何用持赠君!唯有空中一片云,谁能系此长氤氲?君行若见南华老,请君问取虚云好。

秋夕苍茫一雁过,西风白露满宫莎。昨来京洛逢归客,犹说轩车未渡河。莫把少年空倚赖,须知孤立易蹉跎。想君怀抱哀吟夜,铜雀台前皓月多。

镇日春阴漠漠。新燕乍穿帘幕。睡起不胜情,闲拾瑞香花萼。寂寞。寂寞。没个人人如昨。

商州南十里,有水名寿泉。涌出石崖下,流经山店前。忆昔相送日,我去君言还。寒波与老泪,此地共潺湲。一去历万里,再来经六年。形容已变改,处所犹依然。他日君过此,殷勤吟此篇。

尧壤环中甸,周麰冠百昌。时均十雨润,天报两歧祥。善气滋繁粒,薰风拥翠芒。初疑禾异畝,更觉黍非香。献状宸襟悦,披图国颂飏。史臣谁汗简,休应谱斯箱。

近沿关洛至乾淳,远探羲图未画真。自古斯文元有种,即今所学不无人。转移鸮泮希起起,判断鹅湖正论□。□□诸生仕邻国,变齐同囿杏坛春。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忽忽南飞返,危弦共怨凄。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缓步微吟竹一枝,情怀不比少年时。少年春思无归宿,却是如今老会嬉。

错节孤根劲有余,坐床须按起须扶。一生用底今相赠,更问林间有此无。

芹泮西风寂寞滨,相逢不作白头新。人知叔向古遗直,谁识尧夫今逸民。自古文章差底病,历观贤圣莫非贫。老来安养浩然气,吾辈安能俯仰人。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鸡头吾弟藕吾兄,头角崭然也不争。白璧中藏烟水晦,红裳左祖雪花明。一生子木非知已,千载灵均是主盟。每到炎官张火伞,西山未当圣之清。

仗节来从玉笋班,福星甫照举欢颜。持荷自盍登尧陛,挽粟宁容久汉关。庆集正当萸菊际,交盟喜在芷兰间。定王台小难留住,祗恐天边即予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