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艳

云环独揰{右为乖}细蜻蜓,雪手轻柔玳瑁筝。
飞鴈一行挑玉柱,十三弦上语嘤嘤。

作品评述

《新艳》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云环独揰右为乖,细蜻蜓。
雪手轻柔玳瑁筝,飞鴈一行挑玉柱。
十三弦上语嘤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婉约而细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赞美和对音乐的热爱。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敏感和独特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的意象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详细分析:

1. "云环独揰右为乖,细蜻蜓。" 云环是指云朵环绕;揰右为乖是指手指轻轻抚摸筝弦。诗中的"细蜻蜓"和"揰右为乖"形象描写了弦乐演奏的细腻和灵动。

2. "雪手轻柔玳瑁筝,飞鴈一行挑玉柱。" 这两句描绘了演奏筝的情景。雪手指的是手指白皙如雪;玳瑁是一种珍贵的乌龟甲壳,用来制作乐器;飞鴈指的是音乐声音的飞扬和高亢。整个句子通过对手指、乐器和音乐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美而动听的氛围。

3. "十三弦上语嘤嘤。" 十三弦是指筝上的弦数,"语嘤嘤"表示琴声婉转低回。这句表达了音乐的表达力和情感的流露,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音乐为主题,通过对手指、乐器和音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细腻之美的追求和对音乐表达力的推崇。同时,诗中采用了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使整首诗具有韵律和感染力。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唐代文人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音乐艺术的繁荣和文人的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夫子当时议逸民,举皆未必见其真。唯吾无可无不可,所以巍然号圣人。

华堂多众珍,白拂称殊异。柄裁沈节香袭人,上结为文下垂穗。霜缕霏微莹且柔,虎须乍细龙髯稠。皎然素色不因染,淅尔凉风非为秋。群蝇青苍恣游息,广庖万品无颜色。金屏成点玉成瑕,昼眠宛转空咨嗟。此时满筵看一举,荻花忽旋杨花舞,砉如寒隼惊暮禽,飒若繁埃得轻雨。主人说是

衮衣赤舄我公归,共傒登庸翊政机。枫禁荐颁天语渥,薤歌我叹露华晞。真王未复青毡旧,亚保空馀紫诰辉。突兀麒麟图绘处,仰瞻遗像倍歔欷。

宝花如雨落龙楼,上界遥观下界秋。金凤一声天欲晓,银河光趁月西流。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云衣轻拂下层峦,松桧生风触袖寒。谁问亲游乳峰意,百千年后与谁看。

春近山中日渐长,重重云崦閟幽香。神仙不饮尘凡酒,素面看人醉後狂。

子夜初从洞府归,绛桃花外月痕微。下山不是瑶台梦,书在琅函香在衣。

云花徉傥迥难群,二百丛中第一人。气压昆仑无剩璧,才流江海有余垠。昂藏踏践红龙爪,号叫冲开白兔鳞。早赐彤庭纶握事,何辞匍匐献丹宸。

扪虱当时颇自奇,功名远付十年期。酒浇不下胸中恨,吐向青天未必知。

声色纯真,见闻不碍。宴坐经行,得大自在。脚头脚底黑漫漫,又逐春风妇马郎。

小苏一物绝风流,竹杖荒鞋爱讨幽。招隐归来吐佳句,何时一笑共重游。

倒却门前中刹竿,全提那中涉玄端。翻身不坐空王殿,月照千峰夜色寒。

陂头下马问渔者,欲买鲜鳞充晚庖。昨夜北风水面合,不禁杨柳已成苞。

汝自骑高马,予宁坐敝车。功名输俊茂,天地著迂疏。漫说痴人梦,仍看后世书。谪仙酒楼在,不醉欲何如。

蜀船南来去未休,吴船西上到沙头。人生能著几两屐,三峡风烟替往愁。

久落殊乡今始回,学门未改旧崔嵬。交游髭鬓绿成白,斋馆檐楹朱上煤。同舍无多登仕路,连年已半入泉台。阍人怪我面尘土,不道功名心亦灰。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此日识公知有道,何时与我咏游仙。不为苏武即龚胜,万一因行拜杜鹃。

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