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院小松

抛杉背柏冷僧帘,锁月梳风出殿檐。
还似天台新雨后,小峰云外碧尖尖。

作品评述

《僧院小松》是唐代诗人章孝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抛杉背柏冷僧帘,
锁月梳风出殿檐。
还似天台新雨后,
小峰云外碧尖尖。

诗意:
这首诗以僧院中的一棵小松树为描写对象,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出了寂静幽深的僧院景象。诗中描绘了松树背对着杉树,寒冷的僧帘随风摇曳。月亮被锁在檐前,仿佛在梳理风。整体上,诗意表达了一种清静、幽深、凄凉的意境。

赏析:
1. 对象描写:诗中以僧院中的小松树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杉树和松树相望的情景,营造出僧院的寂静氛围,增强了诗词的意境。

2.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的"锁月"和"梳风"是对月亮和风的比喻,通过这些比喻手法,使得描述更加形象生动。
- 拟人:将松树、杉树和僧帘拟人化,赋予了它们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 意境营造:通过寥寥数语,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僧院的宁静、凉爽和人迹罕至的感觉。诗句中的"冷僧帘"、"锁月梳风"、"小峰云外碧尖尖"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僧院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幽深的氛围。

4. 音韵和格律: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字字句句都非常短小精悍,给人以清新利落之感。整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格律,每句四个字,平仄对仗工整,音调和谐。

总体而言,诗人章孝标通过短小精悍的语言,以及对松树、杉树和僧帘的描写,成功地营造出了僧院的安静、幽深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泊宁静的情绪。

作者介绍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祕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

诗词推荐

谋臣本自系安危,贱妾何能作祸基。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

腊日开门雪满山,愁阴短景岁将阑。江海飘落香元在,汀雁飞鸣意已还。佳节再逢身且健,一樽相属鬓毛斑。明光起草真荣事,寂寂衡门我自闲。

山势棱层入杳冥,寺形高下趁山行。象牙床坐莲花佛,玛瑙函盛贝叶经。日映砌阴移宝阁,风吹天乐动金铃。门前更有清江水,便是浔阳太守厅。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一径直岩隈,亭轩四面开。涛头转山急,雨脚满江来。怪石生云气,修篁待风材。他年白莲社,应许继宗雷。

旧家池沼。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晕宿酒、双蛾淡扫。罗襦飘带腰围小。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谁解先到。心绪乱若晴丝,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便白发、如今纵少。情怀不似前时好。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

芳草斜曛。映画桥□□,翠阁临津。数阕清歌,两行红粉,厌厌别酒初醺。芳意赠我殷勤。罗巾双黛痕。便兰舟独上,洞府人闲,素手轻分。十里绮陌尘。望紫云车远,已掩青门。迤逦黄昏,景阳钟动,临风隐犹闻。明朝水馆渔村。凭谁招断魂。恨不如今夜,明月多情,应待归云。

小饮破清寒,坐久困花颓玉。两行艳衣明粉,听阿谁拘束。丽华百媚坐来生,仙韵动群目。一曲凤箫同去,倦人间丝竹。

秋早津亭一笑歌,红妆晚景落清波。重来霜后攀疏柳,更向风前数败荷。物理盛时能有几,人生乐处亦无多。不知当日樽前曲,却傍谁边敛翠娥。

万松关险路萦纡,门掩深云窄有余。佛过低头不妨得,且图人见额边珠。

睡起玉屏风,吹去乱红犹落。天气骤生轻暖,衬沈香帷箔。珠帘约住海棠风,愁拖两眉角。昨夜一庭明月,冷秋千红索。

白马青络头,青萍宝带钩。青溪流水急,独上青翰舟。佳人青雀钗,手把青荷游。慕君青云器,青发结绸缪。

平生顾挹山阴道,种竹栽花越水东。海角天涯心未稳,吴头楚尾信难通。

插花劝酒盐桥馆。召节促行龙阙远。吴船渐起晚潮生。蛮榼未空寒日短。庆门奕世隆宸眷。归到月陂梅已绽。有情愿寄向南枝,图得洛阳春色看。

槛外滔滔水,岩前冉冉云。行人舟似叶,题墨藓生纹。岁月帆樯去,山川楚蜀分。十年三舣棹,永愧北山文。

学书池上一双鹅,宛颈相追笔意多。皆为涪翁赴汤鼎,主人言汝不能歌。

书斋一明窗,平湖在轩闼。良朋求我名,题榜子听说。心静见天地,水静烛毫发。槁木兼死灰,智动此机栝。微风不扬波,方雨皦明月。一举在云霄,期汝茲奋发。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初荷一番沃雨,锦云红尚卷。隘华屋、赋客吟仙,候望南极天远。还报道、飘然紫气,山奇水胜都行偏。却归来领客,水晶庭院开宴。窗户青红,正似京洛,按笙歌一片。似别有、金屋佳人,桃根桃叶清婉。倚薰风、虬须正绿,人似玉手挼纨扇。算风流,只有蓬瀛,画图曾见。谁知老子,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