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和怜字韵二首

春色撩人胜去年,莺啼燕语若相怜。
一川烟水清还浅,万叠云山断复连。
好景会心宜乐矣,故园回首却凄然。
同僚赖有清新句,似听松风漱玉泉。

作品评述

诗词:《复和怜字韵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吴芾

春色撩人胜去年,
莺啼燕语若相怜。
一川烟水清还浅,
万叠云山断复连。

好景会心宜乐矣,
故园回首却凄然。
同僚赖有清新句,
似听松风漱玉泉。

中文译文:
春天的美景比去年更加动人,
黄莺的歌声和燕子的语言仿佛互相怜惜。
一条河流的烟水清澈而浅薄,
千重云山断断续续地连绵起伏。

这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情愉悦,
但回望故园时又不免感到凄凉。
幸好有同僚用清新的句子,
仿佛听到松风轻拂玉泉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吴芾对春天美景的喜悦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春景为背景,描绘了莺啼燕语、烟水和云山等自然景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通过描写故园回首时的凄凉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井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显现出春天的繁荣与去年相比更加撩人心弦的特点。烟水和云山的描绘,以及松风漱玉泉的意象,使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赞美了同僚的才华,以及他们用清新的诗句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慰藉。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渲染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情的抒发,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意境。整首诗流畅自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独特感受,展现了宋代诗歌清新、婉约的风格。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争似我,随时临风对月,畅饮更高歌。

杞菊先生误作州,归来谁复与同游。蓑衣正可眠牛背,内食终非相虎头。欲起黄陈分宇宙,能穿草树憩深幽。相看不用多言说,须向拈花笑处求。

三贤犹得仰高风,冠服虽殊气味同。后五百年无继者,桃花含笑夕阳中。

触寒历险来特特,愧无以当欣有得。向来忧患不相舍,知子用心坚铁石。人畏有心事无难,此语虽鄙理则然。君今意在翰墨间,他日人争让一先。

美人楼上晓梳头,人映清波波映楼。来往舟行看不足,此中风景胜扬州。

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何似今朝酹忠魄,残杯一洗世人愁。

功成无罪付廷平,借援东朝始得生。若使当时逢吕后,诛夷又是一韩彭。

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

海水朝天白,宫云捧日红。衣冠四方极,正朔九夷通。矢射狼星北,旗迎太乙东。侧闻南渡意,暂与去邠同。

桑干归路远,闻说亦愁人。有雪常经夏,无花空到春。下营云外火,收马月中尘。白首从戎客,青衫未离身。

日寒风细。庭馆浮花气。白发潘郎吟欲醉。绿暗蘼芜千里。西园南浦东城。一春多少闲情。日暮采苹歌远,梦回唤得愁生。

霁日雕琼彩,幽庭减夜寒。梅飘余片积,日堕晚光残。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扁为孜禅作,侵寻二十年。屈伸聊复尔,俯仰故依然。直榻无余地,横窗不欠天。焚香长诵罢,风雨响山川。

雪絮飘池点绿漪。舞风游漾燕交飞。阴阴庭院日迟迟。一缕水沈香散后,半瓯新茗味回时。_闲万事总忘机。

挥毫丽句得旁观,字字悬黎间木难。可但诗声高海内,有人金换过三韩。

孤根蟠屈浸冰壶,蛰裹阳和发朽枯。雪树鳞封寒水玉,月梢颔吐夜明珠。暗香吹冷龙涎湿,疏影涵清蜕骨癯。安得华光叶公笔,共描云水卧云图。

腊残春近独消魂,残雪长安千万门。青鸟何曾寄音信,碧云刚解报黄昏。

暮暮朝朝冬复春。高车驷马趁朝身。金拄屋,粟盈囷。那知江汉独醒人。

鹤兮鹤兮芝田兮,遐征不可望兮,倏去忽来兮。

天柱峰前水乱流,石棋渡口叶飞秋。青鞋已是前身事,纵有篮舆亦嬾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