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

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
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

作品评述

《天津桥》
洛阳宫阙照天地,
四面山川无毒气。
谁令汉祖都秦关,
从此奸雄转相炽。

中文译文:
洛阳宫阙照耀着天地,
四面环绕着山川,清新无毒气。
是谁让汉祖们转移到秦关,
从此奸雄们相继劫持政权,相互竞相执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政治激情。诗人以洛阳宫阙为起点,提醒人们记住这个光荣的历史时刻。洛阳宫阙被比喻为照耀着整个天地的灯塔,威严而光辉。四周的山川环绕着洛阳宫阙,没有任何污染气体,表达了洛阳宫阙独特的气势和光彩。

然而,诗人接下来表达了对历史转变的关切。他质问:“是谁让汉祖们转移到秦关?”这句话暗指当时政权的更替和动荡,以及奸雄们的篡夺和野心。他们相互竞相执政,进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这种政治上的背叛使得国家陷入了混乱和不稳定的状态。

整首诗虽然短小,但是通过对洛阳宫阙以及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示了对政治动荡的忧虑和对文化、历史的关切。这种写作方式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悲愤和思考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流变的思索和反思。

作者介绍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

刘叉的铁事典故

  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据说刘叉少时就“任侠”,还因酒杀人,亡命而逃,倒是和鲁智深有些相仿。但刘叉没有去当杀人放火的“花和尚”,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也能写的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老师。刘叉的这两首诗,历来被评为险怪之中的代表作,用险韵(险韵是指韵脚比较少,字也比较生僻的韵部,像《冰柱》这首诗用的“麻韵”,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极少有人能用的到)。全诗显得如奇山怪石,峥嵘嶙峋: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

  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 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 冰有韵,的皪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 泛泛烹春茶。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 世俗夸。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 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 此物岂宜有忒赊。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椟玩之生光华。

  刘叉此诗是用冰柱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比喻的怪,诗也写的怪,可韩愈老师是喜欢这样的怪僻诗风的,所以就收留了刘叉。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韩愈老师又一付儒者的派头,所以刘叉不久就不耐烦了,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这里顺便说一下韩愈老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尤其像韩愈老师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所以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老师来写,同理负责写碑的书家如柳公权等也发了不少财,当时认为如果贵族中哪家子孙为父辈办丧事时,没有请上述两位来写文书丹,就是不孝。当然写这东西时,不免有些无谓的吹捧,人死为大吗,就是现在追悼会上的悼词一般也是只说好话嘛。刘叉对于韩愈老师这个做法却并不以为然,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还说你这是吹捧死人得来的,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呐。大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的意思。不知道韩愈老师的鼻子有没有气歪。看这刘叉的脾气确实很像绿林豪客们的性格。

  此后的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唉,古代的文献中记载的多半是帝王将相,一般人往往入不了史书,只见于笔记小说之类的,所以生卒年和事迹什么的都不完整,我们现在知道的刘叉的事迹,也就这点事儿。

诗词推荐

问疾方旬浃,殊惊不起传。所钦期异日,何意遽终天。图籍嗟空富,生涯众漫怜。保家宜有后,一角傥称贤。

沟水浸新月,街槐生碧烟。明河七夕後,倦马五门前。小市灯初闹,高楼鼓已传。赋诗宽客恨,哦罢却凄然。

东阁听泉落,能令野兴多。--行式散时犹带沫,淙处即跳波。--裴度偏洗磷磷石,还惊泛泛鹅。--张籍色清尘不染,光白月相和。--白居易喷雪萦松竹,攒珠溅芰荷。--刘禹锡对吟时合响,触树更摇柯。--张籍照圃红分药,侵阶绿浸莎。--白居易日斜车马散,余韵逐鸣珂。--刘禹锡

山水盘桓天地中,几多异事出仙宫。玉龙嘶断黄龙现,剑气曾凌上大空。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白玉丛边碧玉流,见花无复为花羞。春风细雨溪山路,洗尽去年今日愁。

卷帆江皋日西斜,散步聊纵腰脚麻。有鼋如箕谁所得,绳贯四足尚喘呀。偶然相值不忍去,倚杖却立空咨嗟。客囊虽云甚羞涩,数金何惜死可赊。破筐解缚置池上,初犹不动如磔蛙。舟人共观各呼舞,稍稍有力能爬沙。须臾一跃不复睹,去侣蛟鳄朋鱼虾。隣翁又传可愕事,宜志简牍懲凶邪。

废宫荒苑莫闲愁,成败终须要彻头。一种风流一种死,朝歌争得似扬州。

络纬催寒断梦头,一眠双泪枕边流。屏风莫展江南画,寸地能生千里愁。

高才尝负俗,公存此开荣。却领淹中学,还为稷下卿。槐依乡市绿,风入舞坛清。稽古方知力,腾飞自有程。

莫言山势但陂陁,坐断东南万顷波。地胜要人勤酒扫,瓶空无米却如何。

王郎写梅如写神,天机到手惊绝伦。自言临池得家法,开缣散作江南春。酒酣豪叫呼霜,宝泓倒饮隃糜薰。龙跳虎卧意捷出,纵横错漠迷芳尘。繁花不消千树雪,古苔蚀尽樛枝铁。缟衣绰约佩珰明,夜夜贞心照寒月。嗟予落魄西湖澒,梦魂几度入梨云。东风吹香趁流水,断桥愁送波沄沄。一

宝钏金钗盛峡风,遨头争逐去匆匆。旗标阵碛规模古,筵挹晴岚气色葱。宜有明珠酬白璧,空惭瓦缶间黄钟。纷纷雪片呈佳瑞,一饱端知万姓同。

夜深犹有去来船,长江倒影涵青天。鹤寒梦觉松梢月,流水残梅浸香雪。山翁呼儿沽酒归,独客有感未睡时。提剑起舞摇斗宿,醉里天风生两袖。

对雪惘然怀酒伴,萦心还复为诗魔。老农心念须三白,渔父家风想一蓑。

陈迹分明断简中,才看卷首可占终。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两贤主礼一般春,还是慈湖曲里人。久旷忽行知世变,相逢交贺见情真。发身清苦盟方暖,囘首荣华迹总陈。更看它年陪菜酒,耆英会后接芳尘。

来去客情千样别,高低主礼一般施。相逢不饮空归去,明月清风也笑伊。

山腰宿雾远模糊,水面柔云近有无。青女妆成连夜粉,鲛人啼尽一川珠。阳光稍稍褰层箔,春色徐徐殿画图。试向东风揩病目,驾天青浪麦平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