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夜游西武丘寺八韵》
拼音和注音
yī nián shí èr dù , fēi shǎo yì fēi duō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春天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
十二度: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赤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度。也称十二次。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