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晋应贞的《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拼音和注音
yōu yōu tài shàng , mín zhī jué c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悠悠:(形)①长久;遥远:~岁月。②忧郁:~我思。③闲适;自由自在:白云~。
太上:1.最上,最高。《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孙诒让间诂:“太上,对其次为文,谓等之最居上者。”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宋秦观《心说》:“太上见心而无所取捨,其次无心,其次虚心,其次有心。”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我们的作为国家而存在的太上支配权已经是老早被操在了别的一些什么人手里。”2.犹太古,上古。《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郑玄注:“太上,帝皇之世。”陆德明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李善注:“太上,太古也。”3.指皇帝。《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太上,天子也。”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4.指上帝,天帝。明乌斯道《月下弹琴记》:“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将命六丁取之。”5.太上皇。晋干宝《晋纪总论》:“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号,而有免官之謡。”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清李渔《玉搔头·奸图》:“那时节啊,我龙床肯让,愿为太上。”6.道教最高最尊之神的名前常冠以“太上”二字,以示尊崇。《云笈七籤》卷九:“太上曰:‘心有神识,识道可尊。’”此指太上道君。
应贞
不详
原诗
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
五德更运,膺箓受符。陶唐既谢,天历在虞。
于时上帝,乃顾惟眷。光我晋祚,应期纳禅。
位以龙飞,文以虎变。玄泽滂流,仁风潜扇。
区内宅心,方隅回面。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凤鸣朝阳,龙翔景云。嘉禾重颖,萤荚载芬。
率土咸序,人胥悦欣。恢恢皇度,穆穆圣容。
言思其顺,貌思其恭。在视斯明,在听斯聪。
登庸以德,明试以功。其恭惟何,昧旦丕显。
无理不经,无义不践。行舍其华,言去其辩。
游心至虚,同规易简。六府孔修,九有斯靖。
泽靡不被,化冈不加。声教南暨,西渐流沙。
幽人肄险,远国忘遐。越裳重译,充我皇家。
峨峨列辟,赫赫虎臣。内和五品,外威四宾。
修时贡职,入觐天人。备言锡命,羽盖朱轮。
贻宴好会,不常厥数。神心所受,不言而喻。
于是肄射,弓矢斯御。发彼五的,有酒斯饫。
文武之道,厥猷未坠。在昔先王,躬御兹器。
示武惧荒,过亦为失。凡厥群后,无懈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