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还阙下高辇先辈卷

去岁逢京使,因还所寄诗。
难留天上作,曾换月中枝。
趣极僧迷旨,功深鬼不知。
仍闻得名后,特地更忘疲。

作品评述

《寄还阙下高辇先辈卷》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写的是去年遇上京使,因此寄去一首诗,难以停留在天上,却被换到了月中的树枝。虽然齐己以文学之名赋诗,但是他的意图让僧人感动,但是却让鬼神们并不了解。尽管如此,后来还是听说了他的名声,特地又忘却疲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创作的诗篇在人间传颂的期望和愿望。

中文译文:
去年遇上京使,
因此寄去一首诗。
难以停留在天上,
却被换到了月中的树枝。
尽管以文学之名创作,
但僧人真正理解我的用心深意,
而鬼神们并不了解。
然而,我还是听说了我的名声后
特地忘却疲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齐己自己的经历作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于自己作品的期待和愿望。诗中的“寄还阙下高辇先辈卷”可以理解为诗人将自己的诗卷寄给宫廷,希望能够得到青睐和传颂。然而,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写出的诗歌被搁置在天上,却被置换到了无人关注的地方。这里可理解为诗人对于自己诗作在宫廷中被置之一旁的遗憾。

接着,诗人把自己的创作意图比喻为僧人的旨意,表达了他对于文学作品深意的追求,但只有僧人们才能真正理解他写作的用心。而对于鬼神们来说,他的意图却不能被理解。

最后两句“仍闻得名后,特地更忘疲”,表明诗人对于自己诗作的传播和名声的关注和期待。诗人听说他的名声传开后,他并不因此而自满,而是特地忘却了疲惫,似乎暗示着他会继续努力创作,寄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获得更多的传播和赞誉。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齐己作为诗人的心境和追求,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在人间传颂的期待和渴望,以及对于自己创作的深意和用心的追求。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唐子能诗世一家,不矜纤巧翦天葩。直闚六义追风雅,世上骚人谩苇麻。

芳菲春二月。正软红尘里,踏青时节。山川孕人杰。好赤城丹洞,丰姿奇绝。云霄阀阅。个精神、清如玉雪。看谈兵议论,风霆舞剑,刚肠如钎。闻说。年方英妙,已向城边,飞书驰捷。誓清击楫。宁久此,淹车辙。对花朝称寿,朱颜未老,尽有功名事业。便张韩刘岳传名,何如一叶。

涣号爰发,皇敷至仁。幽隐尽达,洪德日新。国容肃穆,天宇晏温。惠浃四远,富寿无垠。

旭日高槐啼欲断,午风深竹弄还长。莫言绝域如天外,犹有莺声似省廊。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日暮倦趋山市远,解衣聊复憩岩阿。云迷险道藤穿石,水落悬崖草乱坡。木客下时人迹少,鹧鸪啼处客愁多。向南言语凭谁辩,莫问蛮方事若何。

向来相别恨匆匆,别复长思讲学功。江水无由至双鲤,春风又是起归鸿。

蛛网羃虚檐,一饱罗群飞。寒蚕齧枯桑,一身终茧丝。物物巧生理,我生拙奚为。貂裘日以弊,石田岁长饥。一贫已到骨,一气傥未衰。举目送飞鸿,悠悠知我谁。

君王翌日宴长春,霖雨迷漫泞土尘。特令满宫来魇止,一时悬挂扫晴人。

我欲留春情不浅,青春别我苦无情。敬亭山下红千树,日日南风绿满城。

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

临风长忆听涛吟,携铗重来感慨深。白首如新交自古,丹砂欲就老偏侵。猎微阁上传佳句,宿影亭前话夙心。花萼虽零正月朗,斗中元气待君斟。

二月泉南驿骑回,乱离怀抱为君开。双凫暂假王乔力,百里空淹蒋琬才。省幙薇阴遮案静,溪船山色入楼来。应知别后遥相忆,清夜吹箫月满台。

红日初生捧殿高,葱葱佳气拂云袍。今朝驾幸化成殿,先对东风赏小桃。

满月世界琉璃光,通宵不寐据胡床。语言玉润篇篇锦,心胆冰清字字香。

惟大梁。开运。受箓。膺图。君八极。冠带被五都。四海并和会。排阙款塞无异涂。

烛泪夜粘桃叶袖,酒痕春污石榴裙。莫辞辛苦供欢宴,老后思量悔煞君。

郭内清溪响,溪南列岫光。林花千树白,屿柳一川黄。野店明丹垩,邮签列短长。先生心爱此,车过未须忙。

娇含丹粉映池台,忧岂能忘俗谩猜。曹植颂传天上去,嵇康种满舍前来。鹿葱谁验宜男谶,凤首犹寻别种栽。浩有苦怀偏忆母,从今不把北堂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