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亭松

苍松当幽厓,自谓傲岁寒。
移来华屋间,屈节若所安。
无复霄汉志,未直先摧残。
将与花卉同,妩媚令人欢。
草木亦有知,何颜见芝兰。

作品评述

《客亭松》是明代胡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苍松立于幽厓,自称骄傲岁寒。
移植到华丽的房屋中,屈节而不屈服。
不再有登上天空的志向,但未曾被摧残。
将和花卉共处,妩媚动人令人欢喜。
草木也有知觉,何以见到芝兰的美丽。

诗意:
这首诗以一棵苍松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苍松的赞美和思考。苍松高耸于幽深的峡谷之中,自诩为傲立寒冷岁月的象征。然而,它被移植到华丽的房屋中,虽然有所屈从,但依然保持着傲立的姿态。它失去了直冲云霄的志向,但并未被摧残。诗人希望苍松能与花卉共同生长,以其妩媚的姿态令人欣喜。最后,诗人思索着,就连草木也有自己的知觉,却无法领略到芝兰的美丽。

赏析:
《客亭松》通过描写一棵苍松,展现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傲然自立的品质的赞美。苍松作为一种具有高耸挺拔形象的树木,被诗人视为寒冷岁月中的象征。它在幽深的峡谷中自称傲立,表达了对坚强、不屈服的态度。尽管它被移植到华丽的房屋中,它依然保持着屈节而不屈的姿态,表现出对自身独立性的坚守。诗人希望它能与花卉共同生长,以其妩媚的姿态为人们带来欢乐。最后,诗人思考着,即使是草木也有自己的知觉,但却无法领略到芝兰的美丽,暗示了人们对真正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理解的局限。

这首诗词通过对苍松的描绘,通过对其坚韧和独立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人类追求自由和坚持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启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自我、坚持信念的重要性。整首诗意蕴含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展示了明代诗人胡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推荐

明月转西壁,歌筵渐徙东。一尊贫对客,百事懒如翁。雁皦霜华外,虫栖露草中。今年秋更好,才得此欢同。

江湖难比山林住。种果父胜刺船父。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到中流手脚忙时,则靠着柴扉深处。

去年骑鹤上扬州,意气平吞万户侯。谁使匈奴来塞上,却从廷尉望山头。荣华大抵有时歇,祸福无非自己求。记取山西千古恨,李陵门下至今羞。

李长庚愿识荆州,马伏波今愧少游。古道直能胶凤觜,官身焉取烂羊头。苦心文字雕奇劂,遁世林峦擅僻幽。鹤竹蜂花有家法,唐瓢更向外人求。

清晖泛悠悠,东与班溪合。菱叶间荷花,风来秋飒飒。久行愁寂寞,忽有人烟杂。我欲发棹讴,渔郎肯相答。

只应红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间竹阴。几树半开金谷晓,一溪齐绽武陵深。艳舒百叶时皆重,子熟千年事莫寻。谁步宋墙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始贺天休雨,还嗟地出雷。骤看浮峡过,密作渡江来。牛马行无色,蛟龙斗不开。干戈盛阴气,未必自阳台。

玉帛干戈汹并驰,孤臣叱驭触危机。关山无极申舟去,天地有情苏武归。汉月凌秋随使节,胡尘卷暑避征衣。国人渴望公颜色,为报褰帷入帝畿。

余寒羞老木,惨淡气未平。平国富车马,士女竞新正。风埃息九陌,纨绮艳重城。灯稀夕烟车,斗转夜寒生。倚楹复何待,依依空复情。

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

时泰亦高眠,人皆谓不然。穷经休望辟,饵术止期仙。彭蠡波涵月,炉峰雪照天。常闻风雨夜,到晓在渔船。

东平贵公子,意气区中窄。手捻金仆姑,青丝飞赭白。欲系单于颈,封侯取鼎食。四十心未展,垂翅渭川侧。前日来坐上,天庭见黄色。今朝报恩书,戎幕进新职。崆峒古用武,高旌出锋镝。君当谐素期,洗剑秋泉碧。嗟予病摧颓,对别还凄恻。待君载旆归,我作山中客。

南国冰霜晚,年华已暗归。闲招别馆客,远念故山薇。野艇虚还触,笼禽倦更飞。忘言亦何事,酣赏步清辉。

白衣归树下,青草恋江边。三楚足深隐,五陵多少年。寂寥闻蜀魄,清绝怨湘弦。岐路在何处,西行心渺然。

普庵真实不问钱,只要离尘脱业缠。一闻千悟方堪委,何须苦苦学神仙。

七宝池中堪下钓。八功德水烟波渺。池底金沙齐布了。羡鱼鸟。周回旋绕为阶道。白鹤孔雀鹦鹉噪。弥陀接引毫光照。不是修行何得到。一般好。西方净土无烦恼。

丈夫至白首,钟鼎重功名。未有朱门中,而无丝竹声。与主共富贵,不见主苦辛。名姝从何来,婉娈出神京。京人薄生男,生女即不贫。东家从王侯,西家事公卿。吾行天下多,朱紫稀晨星。大都不一一,甚者旷数城。如何世上福,冉冉归娉婷。乃知长安市,家家生贵人。

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众心惟恐地无剩,吾意亦忧天惜闲。白练曳泉窗下石,绛罗垂果枕前山。樵夫岂解营生业,贵欲自安麋鹿间。

丧乱o来少睡眠。ooo榻又留连。那堪又下潇潇雨,可柰无秋薄薄田。ooo,o残年。眼前戈戟尚森然。得他真个风云手,不信人间有漏非汪藏钞本,乃别一钞本。查汪藏钞本无最後鹧鸪天两首,惟古监张氏研

国破君亡一死宜,绝怜儿女死如饴。龙池久负娲皇誓,蛙坎空遗烈士悲。洗骨不污唐门馆,沥心无愧赵孤儿。北行多少生还客,休向梯云读墓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