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

出自宋代林景熙的《读秦纪》

出自宋林景熙的《读秦纪》

拼音和注音

wàn lǐ bù zhī rén bàn sǐ , sān shān kōng mì cǎo cháng sh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里:1.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形容极远。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知人: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谓懂人事。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

半死:形容受到的折磨、摧残极深。

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原诗

琅邪台上晚云平,虎视眈眈隘八纮。

万里不知人半死,三山空觅草长生。

兆来鬼璧沙丘近,威动神鞭海石惊。

书外有书焚不尽,一编圯上汉功名。

诗词推荐

一师今何去,天目万丈云。着我粗袈裟,对住大茅君。

西风正浩荡,出门无所寻。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傍篱见南山,经旬阻秋霖。岂不欲傲游,虑此泥泞深。凉飚带寒烟,暝色著高林。归鸟未遑栖,槭槭风叶吟。游子悲故乡,感吠岁月深。一室蔽蓬蒿,空壶绝孤斟。徘徊东墙下,仰视林端参。耿耿夜何长,白露湿衣襟。

郊原过雨东作始,枝上鹁鸠鸣可怜。此地巢居犹葺垒,他乡去子望归田。匡时势异民思汉,忧国心随雁到燕。逝水自流人自老,倚楹长忆至元年。

落日清江好放船,西风满棹未须牵。鲸鲵已静波澄海,鸿雁初来水接天。过眼风光如隔梦,近人风月也堪怜。归来尚有黄花在,暂醉佳人锦瑟前。

闭户秋风里,寥寥绝往还。菊开无俗艳,木落见真山。心比孤蟾净,身同野鹿閒。困来虽就枕,无梦到人间。

东园风雨霁,一巷海棠开。曲折穿花去,深行忘却回。

君来逾半月,未果一尊同。湖水寒应碧,山梨雨自红。何时过北牖,今日转西风。相去无他地,孤城杖屨中。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少年喜读书,晚悔昔草草。迨今得书味,又恨身巳老。渊明非生面,稚刿识巳早。极知人更贤,未契诗独好。尘中谈久睽,暇处目偶到。故交了无改,乃似未见宝。貌同觉神异,旧翫出新妙。琱空那有痕,灭迹不须扫。腹胂八珍初,天巧万象表。向来心独苦,肤见欲幽讨。寄谢颖滨翁,何谓

烟花淡淡雨声息,云脚疏疏日影红。桃花作雨梨花雪,春在绿杨芳草中。

喜公新拜会稽章,五月平湖镜水光。菡萏花迎金板舫,葡萄酒泻玉壶浆。云归秦望山头静,雨洗若耶溪上凉。天子不能烦待从,可将吟咏报时康。

江纹圆复破,树色昏还明。连滩竹节稠,汹怒奔夷陵。石矶铁色顽,相望如奸朋。踞岸意不佳,当流势尤狞。山回水若尽,但见青竛竮。惨惨疑鬼寰,幽幽无人声。颠沛安危机,艰难古今情。俯窥得目眩,却立恐神惊。白云冒岩扉,下维玉虚庭。神仙坐阅世,应笑行人行。

西山人家傍山住,唱歌采茶山上去。下山日落仍唱歌,路黑林深无虎虑。今年虎多令人忧,绕山搏人茶不收。墙东小女膏血流,村南老翁空髑髅。官司射虎差弓手,自隐山家索鸡酒。明朝入城去报官,虎畏相公今避走。

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谁知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

忆侍先皇二紫宸,殿头亲见锁厅人。画檐宫烛程书了,黄牒青袍拜赐频。万使回朝天亦老,十年旅食梦如新。当时学士今头白,却送郎君作近臣。

当家父子亲分付,不比黄梅万里来。不解当年明上座,岭头言下郤空回。

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闰月风光三月景,二分烟水八分人。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

男儿初嗜学,如日晓行天。意气无余子,诗书有夙缘。果能知此道,深欲候吾船。梦寐心常在,孤灯可不传。

读书无见处,与不读书同。勿谓儿年小,能知孝与忠。

旧闻雁不到衡阳,今复南飞入瘴乡。天阔随阳皆可去,未应为界限潇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