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末元初黄庚的《偶书(其二)》
拼音和注音
chūn qiū bǐ xuē yán , xī qín shū nǎi l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西秦:指秦国。以其地处西方﹐故称。指关中陕西一带秦之旧地。晋时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陕西鲜卑族乞伏国仁据枹罕称大单于;弟干归据金城﹐称秦王﹐史称'西秦'。在今甘肃西南部。年为夏所灭。琴曲名。
笔削:1.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2.历史著作。3.特指《春秋》。
黄庚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原诗
凤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
赖有载道经,神功补元宰。
删诗挽风变,系易忧世骇。
春秋笔削严,西秦书乃来。
微义将誓周,逆悲大运改。
悠悠千古心,死后文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