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

清河诗客本贤良,惠我新吟六十章。
格调宛同罗给事,功夫深似贾司仓。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

清河诗客本贤良,
惠我新吟六十章。
格调宛同罗给事,
功夫深似贾司仓。

登山始觉天高广,
到海方知浪渺茫。
好去蟾宫是归路,
明年应折桂枝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溥谢谢张翼进士的送来的两轴诗文。诗中描绘了一个风采出众、才华横溢的清河诗人,他以六十章的新吟惠赠了我,使我大为受益。这位诗人的格调堪比罗给事,功夫更胜贾司仓。

接着诗人表达了登山的心情,登上山顶才感受到天空的高广无边。到了海边才知道浩渺无边的波涛。这些经历让诗人认识到世界的辽阔和自己的渺小。

最后,诗人饶有兴致地表示,他要去向蟾宫前进,这是他的归途,因为他将在明年获得桂冠。这里的蟾宫意象是仙境,桂枝香象征荣誉和胜利。

整首诗描写了一个杰出的诗人的风采和才华,也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宏大和自身的追求,同时寄托了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愿望。

作者介绍

王溥(922年-982年),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历任后周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两代四朝宰相。出生于官宦世家,948年,甲科进士第一名,任秘书郎,953年,官至宰相。周恭帝时,上表请修《世宗实录》,与扈蒙、张淡等共同编修。郭威任枢密使时,率军平河中叛乱,聘为幕僚。957年,周世宗柴荣请王溥选择将帅,王溥举荐向拱,再次取得胜利。世宗死,赵匡胤势力强大,“王溥亦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取悦于他。赵匡胤黄袍加身返京,王溥“降阶先拜”。964年正月,罢相,任太子少保。太平兴国初年,封祁国公,982年八月去世。谥文献。

王溥的生平

  王溥于后汉乾祐中进士及第,授秘书郎。时李守贞等三镇叛乱,汉廷派郭威讨伐,郭威素知王溥才学出众,辟其为从事,为之效力。叛乱平定后,缴获了一大批朝中官员与叛将往来交通的文书,郭威将名字记下,准备一一查实,王溥劝道:“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郭威作了皇帝之后,王溥步步高升:广顺初,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二年(952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953年),加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郭威临终时,所作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任命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任命下达后,郭威说:“吾无忧矣”,当日即死去。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北汉乘周太祖之丧,由刘崇亲自率兵大举南侵。周世宗召集群臣商议准备亲自迎敌,宰相中只有王溥一人,力主世宗御驾亲征。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北汉的嚣张气焰,为后周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周世宗得胜还朝后,为褒扬王溥的远见卓识,加封其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发兵攻打秦、凤,王溥推荐向拱担任主帅,果然大获全胜,周世宗设宴庆贺,赐酒给王溥说:“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是为周恭帝。次年正月初一,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谎报契丹兵南犯,王溥、范质等未辨虚实,仓猝命赵匡胤率兵出征。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四日黎明,率军返回开封。在罗彦环的宝剑威逼下,王溥只好赽快给赵匡胤叩头,高称万岁。赵匡胤为安定人心,暂时保留了王溥的相位,并进位司空,但免去了他参知枢密院事的兼职,乾德二年(964年)正月,罢相,任太子少保,开宝二年(969年)十月,迁太子太师,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982年)八月去世,时年61岁,谥文献。入宋以后,从表面上看王溥的地位在不断的上升,但实际上这只是赵匡胤笼络旧臣、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在逐步抬高其地位的同时,将其架空。

  政治上的失意却使王溥有充裕的时间钻研学问。王溥家藏万卷,博学多识,尤长史学。周恭帝时,他曾上表请修《世宗实录》,恭帝命他与扈蒙、张淡、王格、董敦等共同编修,建隆二年八月,书成奏上。他又以唐苏冕所修《会要》仅详高祖至德宗九朝典制,崔铉修《续会要》亦止于宣宗,乃参以二书,复采宣宗至唐末史事,修成《唐会要》100卷,从帝号开篇,以四夷终卷,共分514事目,其细琐典故不能概以定目者,则别为杂录.附于各条之后,其中间载苏冕驳议,义例该备,足资考证,“于唐代沿革损益之制,极其详核”。特别是在苏、崔二书今已不存的情况下,该书是现存会要体史书中最早的一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王溥还广搜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诸朝旧史实录,分类纂辑,编成《五代会要》30卷,共分279事目,卷一至六记帝号与宫中制度、卷七记乐、卷八记礼、卷九记刑、卷十至十一记天文、卷十三至二十四记官制、卷二十五至二十六记民族与周边关系,内引诏令奏议等第一手资料颇多,极富史料价值。又因其成书在新、旧《五代史》之前,历来为史家所重,且欧阳修作《五代史》尊《春秋》之法,专务褒贬,许多重要史实,赖溥是编以传。四库馆臣称该书“收放失旧闻,厥功甚伟”,又说:“读五代史者,又何能无此一书哉!”

王溥的著述

  王溥的著作尚有《王溥集》20卷,《翰林酬唱集》(王溥与李昉、徐铉等唱和之作)1卷,均已散佚。

  他虽屡居高位,但仍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

王溥的藏书故实

  北宋藏书家、史学家。字齐物。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后汉乾佑元年(948)进士,任秘书郎,任后汉三司副史。入周,后周时历任随州、商州、华州、颖州刺史。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迁中书侍郎加平章事。周世宗即位,为参知枢密院事,加礼部尚书,兼修国史。宋立,五年,加太子太傅。官进司空。乾德二年(964),罢相,改太子太保。开宝二年(969年),迁太子太师。太平兴国初,封祈国公。卒谥文献,后改谥文康。好学,手不释卷,根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崔铉《续会要》,补其缺漏为100卷,对唐代制度沿革变迁,记述较为详尽,又作《五代会要》30卷,史称其“文简理备”,对保存、整理古籍,建树颇大。宋太祖赵匡胤把南平吴蜀时所获的文史副本分赠与之,以致于他收藏图书达万余卷,多唐代旧书。曾经编有藏书目录,今佚。编著《世宗实录》、此录虽失,但从《烟画东堂小品》中,还可见到残本。编纂有《唐会要》、《五代会要》,开会要体史书之先例,是研究五代典章制度必不可少的史料,价值很高。另著有文集20卷。子王贻孙,字象贤,遍览其父所藏,并继承了所藏之书,时以谙练称。

诗词推荐

昨夜闺中远寄诗,殷勤劝进问佳期。绿章为报通明使,那有闲情似旧时。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我昔泛洞庭,白波大如屋。水天两相际,渺渺浸坤轴。小舟掀簸中,呕眩篷底伏。忽然得岛屿,便欲缒船宿。西归收惊魂,且濯泥土足。东湖一席地,江脉自渟蓄。烟雨相吐吞,几席染湖渌。汀洲红白花,游泳杂凫鹜。横流溢四海,未暇较吴蜀。骇我时世情,风波戒平陆。

佳晴游侣赏秾华,免使纶巾雨垫纱。苒苒芳塘遍春草,溶溶流水蘸桃花。閒官尚许亲黄卷,学道安能佩紫霞。多病无心与春竞,窗前静听晚蜂衙。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

卜筑楚门下,一巢聊自栖。夜同蝉沐露,春与燕分泥。秦苑楼台没,吴宫日月低。浮生已残梦,何事落磻溪。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石门西住。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严树。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

山城迢递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江田漠漠全吴地,野树苍苍故蒋州。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兹山非峻极,名不载图谱。投策一攀跻,未觉病腰膂。苍松带寒日,交阴层窣堵。俨然黄面师,粉绘色已古。我贪五斗米,磬折向儿乳。复著鞍马劳,疲筋剧笞楚。此身异金石,能涉几寒暑。诛茅结圆庐,宴坐此其所。清心日焚诵,庶拔未来苦。望尘彼何人,碌碌安足数。

雪花障路飞,飘湿红杏鞯。归马碧蹄疾,踏破白玉田。揽辔独长想,物境真可怜。朝绂未挂身,豪逸倚少年。结客上高楼,珠箔遮碧天。烧酒紫烟沸,割炙白膏鲜。美人挪素手,笑弄琵琶弦。醉眼生乱云,不省到家眠。俊游或如失,倒指还掺然。薄莫出华省,下马灯已燃。强笑破老颜,寄恨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钏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

忆共庭兰倚砌栽,柔条轻吹独依隈。自知佳节终堪赏,为惜流光未忍开。采撷也须盈掌握,馨香还解满罇罍。今朝旬假犹无事,更好登临泛一杯。

冷云初雁水明霞,遥见星躔动汉槎。咫尺江淮分表里,一番礼乐又光华。水通建业宁迂道,天近城南且过家。忙处得閒应更好,故园秋色上黄花。

东村有隐者,素发飒垂领。几上种树书,门前钓鱼艇。粳稌风露深,葭菼天水永。云飞洞庭小,花落春户静。怀哉古逸民,披图发孤咏。

为郡鹽瓯越,云泉兴未乖。欢谣乏襦袴,归思满荆柴。偶遂丰年望,潛将乐土偕。流民争襁负,凶黨绝椎埋。精力奸多露,清心政自谐。群生不疵疠,比屋已绥怀。轧诣金人宇,同修香积齐。漫劳歌邵父,方待拍洪崖。治行非忧异,传闻及等侪。雕章忽垂赠,属和愧淫哇。

嗟嗟号呶子,世称谪仙俦。媚俗被鲛绡,欺天荐昫修。奔景谓可致,驰龄言易流。燕昭昧往事,嬴政亡前筹。三山果不见,九仙忽悠悠。君看牛山乐,君见麋浦游。昨日千金子,联绵成古丘。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至乐享爰居,惭贻达者尤。冥冥光尘内,机丧成海沤。

不望金舆到锦帷,人间乐极即须悲。若言要识愁中貌,也似君恩日日衰。招得香魂爵少翁,九华灯烛晓还空。汉王不及吴王乐,且与西施死处同。

公余赓载不曾间,一段风流嗣建安。霜月西窗谁画取,诗人双耸玉楼寒。

香宇依空结,虚轩傍水开。沙明鸿影度,迳静竹风来。午磬传清梵,晴花点绿苔。寥寥人境外,宴坐送余杯。

淮阳谁可傅,无以易元成。即汝阳狂意,为王言事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