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院

地占金山胜,泉分银汉流。
杉篁能护翠,猿鹤似惊秋。
祗恨登临晚,宁辞取次游。
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

作品评述

《法会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珩。这首诗以形象的描绘描述了法会院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晚上登临的遗憾和对远景的向往。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地占金山胜,
泉分银汉流。
杉篁能护翠,
猿鹤似惊秋。
祗恨登临晚,
宁辞取次游。
列峰饶远秀,
不惜上层楼。

诗意和赏析:

《法会院》通过诗人吴珩的笔墨,描写了法会院壮美的景色,给读者带来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第一句“地占金山胜”,表达了法会院地理位置之优越,巍峨的山脉宛如一座金山,给人以壮丽之感。

第二句“泉分银汉流”,形容法会院的泉水如银汉般流淌,清澈而明亮。

第三句“杉篁能护翠”,指的是法会院周围的松树和竹子,宛如护卫着翠绿的景色。

第四句“猿鹤似惊秋”,以猿猴和鹤鸟作为景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生动地表现了山野的清静与自然的恬淡。

第五句“祗恨登临晚”,表达了诗人对于晚上才登上法会院的遗憾之情,希望能够早点来到这美丽的地方。

第六句“宁辞取次游”,表示诗人宁愿放弃其他机会而再次游览法会院,可见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描写了法会院周围的山峰高耸入云,景色十分秀丽。诗人表示不吝惜时间和精力,愿意爬上高楼,尽情欣赏这美景。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法会院的壮美景色,传递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通过描写山川秀美、水景清澈和景物丰富的特点,诗歌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愉悦。同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择取,将对法会院的喜爱和向往融入了诗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一种淡雅、舒适的感觉。

诗词推荐

石臼山头有一僧,朝无香积夜无灯。近嫌俗客知踪迹,拟向中方断石层。

讲席人期相郑覃,石渠我忝继齐堪。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寓直敢陪东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洞岩胜集空回首,何日芒鞵许再探。

寒食清明,叹人在、天涯海角。饶锦绣,十洲装就,只成离索。岁去已空莺燕侣,年来尽负鸥凫约。想南溪、溪水一篙深,孤舟泊。天向晚,东风恶。春向晚,花容薄。又荼_架底,绿阴成幄。舴艋也闻钲鼓闹,秋千半当笙歌乐。问山公、倒载接_无,都休却。

微雨久逾润,禅房低复深。下帷香一缕,收尽向来心。

曩宦缘三釜,今归分一丘。杯棬非柳性,涂尾是龟谋。薪意矜来仕,瓜名托故侯。恍然桑下计,蚕妾讵相尤。

远水涵空迷极目,落花如雾拥归轩。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门外桃花落渐多,一双新燕又来过。寄语城东王贡士,今年春酒味如何?

曾来天上宿,梦不离寒矶。宇宙双台迥,烟波一客归。姓增江郡重,墓隔越山微。千古登临意,凄凉带夕晖。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缘。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久参白足知禅味,苦厌黄公(鸟名。)聒昼眠。惟有两株红杏叶,晚来犹得向人妍。

粉闇红荐樽俎薄,不如止酒得安眠。无心已破浮生梦,有力聊轻造化权。脱发满梳真老矣,断香萦几故翛然。晚知古佛中边语,正合蒙庄内外篇。

一来生万感,动是两番春。俗朴少灯火,年丰多醉人。远乡犹有旧,明月只如新。无奈梅花落,相看老树身。

泼眠韶光日正长,虾须帘卷燕飞忙。画楼绿暗欹杨柳,舞榭红多睡海棠。

醉捻黄花,笑持白羽。秋江绿涨迷平楚。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天际归舟,云中烟树。兰成憔悴愁难赋。香囊钿合忍重看,风裳水佩寻无处。

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因君宦游去,记得春江潮。远别更搔首,初官方折腰。青门望离袂,魂为阿连销。

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别意经时序,音书缺置邮。子来方问疾,傲吏已移舟。华屋生存处,佳城身后谋。望风怀执绋,老泪为君流。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

缶粟犹堪煮,经时可闭关。老愁看落叶,贫不厌青山。薄簟酬秋水,孤灯管夜闲。箨冠文有意,为称鬓边斑。

龙岂分勤惰,司存想异方。萗雩均此意,丰歉竟殊疆。惠戒憎漏网,君宁专击强。东南有偏熟,鄙语未应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