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院

地占金山胜,泉分银汉流。
杉篁能护翠,猿鹤似惊秋。
祗恨登临晚,宁辞取次游。
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

作品评述

《法会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珩。这首诗以形象的描绘描述了法会院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作者对晚上登临的遗憾和对远景的向往。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地占金山胜,
泉分银汉流。
杉篁能护翠,
猿鹤似惊秋。
祗恨登临晚,
宁辞取次游。
列峰饶远秀,
不惜上层楼。

诗意和赏析:

《法会院》通过诗人吴珩的笔墨,描写了法会院壮美的景色,给读者带来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第一句“地占金山胜”,表达了法会院地理位置之优越,巍峨的山脉宛如一座金山,给人以壮丽之感。

第二句“泉分银汉流”,形容法会院的泉水如银汉般流淌,清澈而明亮。

第三句“杉篁能护翠”,指的是法会院周围的松树和竹子,宛如护卫着翠绿的景色。

第四句“猿鹤似惊秋”,以猿猴和鹤鸟作为景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生动地表现了山野的清静与自然的恬淡。

第五句“祗恨登临晚”,表达了诗人对于晚上才登上法会院的遗憾之情,希望能够早点来到这美丽的地方。

第六句“宁辞取次游”,表示诗人宁愿放弃其他机会而再次游览法会院,可见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描写了法会院周围的山峰高耸入云,景色十分秀丽。诗人表示不吝惜时间和精力,愿意爬上高楼,尽情欣赏这美景。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法会院的壮美景色,传递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通过描写山川秀美、水景清澈和景物丰富的特点,诗歌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愉悦。同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择取,将对法会院的喜爱和向往融入了诗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一种淡雅、舒适的感觉。

诗词推荐

木杪日未升,四野落寒雾。昏濛失冈峦,咫尺见行路。我独何区区,犯此寒色去。重伤寄蹇身,百事已迟暮。既不早冲跃,要津先自据,又无二顷田,林泉闭门户。方此念友朋,升斗活车鲋。行行乖素心,芒刺欲谁负。

儿嬉怨东搦文貔,怒眦张唇状崛奇。图得形模规妇笑,绝怜冷落赋翁诗。幕谈多暇堪娱目,喜色排寒为上眉。颇念袁安正高卧,柮柴煨芋了年时。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书生。君非异人何能匀,吏事不废心转清。牒纷案聚判笑走,庭空吏散诗句成。尝闻欧公居夷陵,日讨故牍繙研精。

羽檄本宣明,由来□木声。联翩至汉国,迢递入燕营。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崎巇世路九回肠,两鬓年深一镜霜。身事龙锺应是分,谁知贫乐异寻常。

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立破平湖一点青。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腾华照宇,如升太阳。贞璧就奠,玄灵垂光。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花漏沉山月,云衣起海风。

自笑此身无定在,风蓬易转孤根。羡君归意满离尊。眼中茅屋兴,稚子已迎门。回首对床灯火处,万山深裹孤村。故人天末赋招魂。新诗凭寄取,憔悴不须论。

悬水三十仞,疾雷闻数里。正暑凛生秋,倚杖者谁子?

孤山山後北山前,十里长堤隔两边。一行垂杨绿无缝,石桥通处过春船。

一再登临万事非,裹头还已雪垂垂。敢论笔力今无恨,欲附碑阴始不疑。台阁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随宜。论功汉鼎吾何有,自是风流百代师。

迥绝尘埃表,宁无造物司。鹿驯贪客过,龙老恶人窥。丹去炉仍在,云生洞愈奇。归舟天尽际,杖履复何时。

客思残荷外,农功晚稻前。祭多巫得职,税足吏无权。浦漵家家钓,村墟点点烟。归舟葛衣薄,始觉是秋天。

少年红颜女,敷芬对芳树。盈盈淡艳妆,清歌杂妙舞。凝睇倚高楼,桐丝试一谱。世间知音稀,谁识姱节素。清贞守幽闺,不作凡子妇。容华委西山,良人来何暮。空床思悠悠,明月正当户。

老南蜕骨几何年,揖客支筇谩曲拳。本自心清无染着,岂因境静息攀缘。我行不值挥犀语,公到惟堪扫榻眠。尚有诗魔降未得,不禁物色巧勾牵。

黄菊开何许,疏篱小隐家。似知重九日,故放两三花。病著杯无渌,衰来发半华。佳辰辜负汝,满把但成嗟。

雕栏闲倚,瑞雪霁、浣出人间金碧。下想名园,芳心多少,欲占九州颜色。洞开路入丹汉,自是神仙真宅。寒吟外,看歌云舞雪,光阴难得。谁共怀古意,东海一老,居易头垂白。自此英雄,功名相继,空有寂寥遗迹。圣贤电拂休笑,离合许多宾客。使君乐与人同,且对云门斜日。

囊书空自负,早晚达明君。

福畴何曾好誉儿,凤毛争奈一时奇。青钱学士如龙友,白马将军似虎痴。齐展一双文武手,共扶千载圣时时。从来谢砌无闲草,步步芳兰亚紫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