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拾赞

故国胡尘蔽不开,拿舟深入武陵家。
野桃花映娘生面,莫学灵云眼著沙。

作品评述

《送俊兄归桃源省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绍昙。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国的胡尘遮掩了眼前的景色,我乘舟深入武陵的家园送别俊兄。野桃花映照着母亲的面容,不要学习那灵云般的眼睛流露出的哀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乘舟深入武陵,送别名为俊兄的朋友。他站在舟上,眺望着远方的故国,却被胡尘所遮掩,无法清晰看到家乡的景色。在这离别的时刻,野桃花映照着诗人娘亲的面容,使他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最后,诗人告诫俊兄不要学习灵云流露出的悲伤眼神,可能是提醒他要坚强面对离别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离愁别绪。诗人通过描述故国被胡尘遮掩不见的景象,描绘了离乡背井的情感。他乘舟深入武陵,这个地方可能是他和俊兄的故乡或重要的回忆之地。野桃花映照着诗人娘亲的面容,增加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亲情的表达。最后两句诗中的“灵云眼著沙”表达了诗人对俊兄的忠告,告诫他不要流露出过多的悲伤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言简意赅,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警示的言辞,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

晓踏高坡日始悬,清泉未见口生烟。飞凫欲到二千里,挟策徒劳三十年。绣带长川初背眼,云根双剑远磨天。骕骦齿健嘶风去,更敢披头重著鞭。

闻为诗魔掩贝多,辞源衮衮倒洪河。遥知传诵日千纸,淇上高唐无善歌。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趁拍鸾飞镜,回身燕漾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句引、嫁东风。

悠悠千里去,惜此一尊同。客散高楼上,帆飞细雨中。山程随远水,楚思在青枫。共说前期易,沧波处处同。

每度芙蓉岭,愁眉惨不开。有命终须过,无灾不再来。

懋德负长才,全牛不足剸。缠为百里宰,骥足殊未展。齿发方盛强,趣尚已高远。结庵睋二室,志欲巢绝巘。贤人心如云,无迹有舒卷。不须惊俗目,旧荦乃求显。既知吏可隐,何必遗轩冕。

满目斓斑布地来,春风惊见锦灰堆。菜根作苦终嫌咬,茗叶浮香为拨开。何处兔葵嗟竞掇,昨朝马蔺悔多栽。传闻此种番邦致,用向中华亦楚材。酴醾玉簪春色秋光递往来,凭阑数尺土高堆。翠摇钗股风吹堕,玉削簪头露濯开。山谷诗中那忍摘,唐昌观里合求栽。花容清丽人争爱,谁向周书

归来萝茑挂烟蓑,钓月耕云倦也那。山上山下吞佛语,溪东溪西牧牛歌。廿年树耳亡疑著,一个拳头得用麽。做尽平生闲伎俩,赤鳞无奈瓮虀何。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似闻阻饥余,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连魏三河,东尽齐四履。此岂小事哉,何但行治水。使民皆农桑,乃是真儒耳。

日上午头度岁辰。黄钟吹龠煦乾坤。弦歌堂上三称寿,风月亭前又见君。人似旧,景长新。明朝六桂侍双椿。蛮邦父老惊曾见,得似君家别有春。

一舸乘风汎渺茫,来依芳杜雪鸥行。难将野服随宾履,七字聊参燕寝香。

缅怀鲁将军,兵败携部曲。来投衲子衣,解甲饭戎菽。谁令名此山,异代有余辱。

鹤老芝田鸡在笼,上清那与俗尘同。既言白日升仙去,何事人间有殡宫。

有松堪系马,遇钵更投针。记得汤师句,高禅助朗吟。--段成式乘晴入精舍,语默想东林。尽是忘机侣,谁惊息影禽。--张希复一雨微尘尽,支郎许数过。方同嗅薝卜,不用算多罗。--郑符

右文兴化,定古师经。明祀有典,吉日愉丁。岂牺在俎,雅奏在庭。周旋陟降,福祉是膺。

桥低水涨过船难,旋拆船篷复旋安。未免屈蟠篷底坐,谁教君爱切云冠。

明月来时远,腾腾碧海东。云收万里外,人在一轩中。光泫当塘路,凉生枕簟风。相过喜良夜,莫夜酒尊空。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春风得意酌霞觞,翠袖宁禁白露霜。欲向月宫收剩馥,晓窗强理背时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