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入蜀过夏

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送僧人进入蜀地过夏季。师言决定在夏季进入巴峰,云水回头看起来有无数重复。五月份的峨眉山必须接近火热,木皮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就像冬天一样。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僧人前往巴峰过夏季的情景。整体意境表现出夏季的炎热和峨眉山的艰苦环境。

第一句中,师言结夏入巴峰,意味着师傅决定夏季去巴峰修行。云水回头几万重,形容云雾和水流几重叠加,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

第二句中,五月峨眉须近火,意味着五月的峨眉山非常炎热。木皮领重只如冬,形容峨眉山上的树皮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就像冬天一样严寒。

整首诗通过描绘炎热的夏季和受损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修行的艰辛和对僧人的赞赏。诗中运用了夏季和冬季的对比,以及形容词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同时,通过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割舍。

这首诗简洁而朴素,通过描述自然环境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修行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石柱山前烟在川,金鹅浦口浪黏天。北人凄断南人笑,愁水愁风最可怜。

乐府

开阁锦城中,馀闲访梵宫。九层连昼景,万象写秋空。天半将身到,江长与海通。提携出尘土,曾是穆清风。

乐府

孤芳未分落人间,故向东风小作难。眼底莫容蜂蝶乱,好留明月趁春寒。

乐府

疆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乐府

蒲席乘风健,江潮带雨浑。树余梢缆迹,崖有刺篙痕。酒酹湘君庙,歌招屈子魂。客途嗟草草,无处采芳荪。

乐府

十五年来自在身,晴天万里见孤云。闲中密迹常同俗,老去忠言尚爱君。一坐精神归素发,两行歌舞避红裙。早梅时节华灯夜,日伫车公共醉醺。

乐府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乐府

蓬山辞上直,番国唤回舟。旧事超千佛,兹行夺万牛。未除真学士,且列古诸侯。诏旨防敦迫,民言愿借留。

乐府

锦瑟花年燕子楼。楚云湘雨等闲休。留在贞元供奉曲,尽风流。约略睡痕妆镜晚,留连香韵琐窗秋。总道竹西歌吹好,去来休。

乐府

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静女不言还爱日,彩云无定只愁风。炉烟坐觉沈檀薄,妆面回看粉黛空。此别又须经岁月,酒阑携烛绕芳丛。

乐府

向来乐此不为疲,太息龙钟迫耄期。鼓未挝三先就睡,书才数叶已停披。护篝妾喜烘衣晏,拂袖宾嗔倒屣迟。一事切身犹自力,扶衰抱甕灌园葵。

乐府

天作高山,大邦之屏。外御其侮,王国庶定。

乐府

山中老希夷,长抱白云睡。睡觉呼蹇驴,悠然出山去。道上忽相逢,为问天下事。长笑不复言,不言有深意。苍生在巅崖,感此泪如雨。

乐府

风尘日已远,郡枕子陵溪。始见神龟乐,优优尾在泥。

乐府

云根架就笑谈中,凡圣召集一路通。个个脚跟亲蹈著,人人足下起清风。不似天台滑石,半巇半嶮。胜如赵州略彴,度马度驴,虽然欲行千里,要知一步为初。从兹不用步题柱,来往都乘驷马车。

乐府

物我都归造物中,存神过化本同风。静观此理怡然顺,岂间深青与浅红。

乐府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近说游江寺,将谁话石梯。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乐府

笑指长沙擅閫,来向吾乡假途。一段忙中说活,无非孔孟工夫。

乐府

峡山前夕石间行,泊得船时破胆惊。惊到今宵已无胆,听风听浪到天明。

乐府

酒群花队,攀得短辕折。谁怜故山归梦,千里莼羹滑。便整松江一棹,点检能言鸭。故人欢接。醉怀双橘,堕地金圆醒时觉。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谁对叔子风流,直把曹刘压。更看君侯事业,不负平生学。离觞愁怯。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

乐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