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郡斋六首

荀令当年此谪居,空文惟有七篇馀。
我今亦作兰陵守,不忍援毫便著书。

作品评述

诗词:《常州郡斋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襄

荀令当年此谪居,
空文惟有七篇馀。
我今亦作兰陵守,
不忍援毫便著书。

中文译文:
当年,荀令在此郡斋中流离失所,
只剩下七篇空洞的文字。
如今我也身居兰陵的官职,
却不忍心握起毛笔开始写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陈襄所作,描述了荀令(古代官员名)当年在常州郡斋的孤寂和无奈感。荀令作为一个流亡者,他的境遇使得他只剩下七篇空洞的文章,无法继续创作。而现在,陈襄自己身居兰陵的官职,却与荀令有相似之处,同样不愿意写作。这首诗表达了陈襄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迟疑和迟缓。

诗中的“荀令”指的是荀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之一。这首诗以荀令的身份来表达陈襄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犹豫和不安,透过对荀令的描写,传达了作者自己对于写作的困惑和迟疑。

这首诗的诗意深沉而富有哲理,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内心的挣扎。作者通过对自己和荀令的对比,表达了对于文学创作的一种压力和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境遇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的感受。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沉郁和哀怨的情绪,使人不禁对于文学创作的困境和价值进行思考。

诗词推荐

漠漠余香着草花,森森柔绿长桑麻。池塘水满蛙成市,门巷春深燕作家。

云水苍茫日欲收,野烟深处鹧鸪愁。知君万里朝天去,为说征南已五秋。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长安酒楼歌管新,一曲乌栖泣鬼神。狂客解龟同一醉,人人知是谪仙人。

眷言怀隐逸,辍驾践幽丛。白云飞夏雨,碧岭横春虹。草绿长杨路,花疏五柞宫。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

登临楼观一重重,下客追随岂易逢。九日燕私同恺乐,三台礼数极优容。自酬佳节挥鸿笔,谁诧元勋载景钟。只恐斜阳催胜事,时时回首望西峰。

绝俗俗无侣。修心心自斋。连崖夕气合。虚宇宿云霾。卧藤新接户。欹石久成阶。树声非有意。禽戏似忘怀。故人市朝狎。心期林壑乖。唯怜对芳杜。可以为吾侪。

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云溪友议》)

午睡初醒缓注汤,一瓯清露沃诗肠。疑君昔日探蟾窟,犹带天边桂子香。

铜镜立青鸾,燕脂拂紫绵。腮花弄暗粉,眼尾泪侵寒。碧玉破不复,瑶琴重拔弦。今日非昔日,何人敢正看?

涉世如溪谷,只宜在浅处。一生如一日,未暮早归去。君不见伟哉男子韩淮阴,往往正坐涉世深。功成身退岂不好,当时何事归不早。人生少年须立事,生我不应负天地。了却君王事便休,去时莫待雨淋头。如今版图半烟雾,眼看流离无限子。取将旧物还君王,襁褓赤子寝之床。青天白日正

幽人枕宝剑,殷殷夜有声。人言剑化龙,直恐兴风霆;不然愤狂虏,慨然思遐征。取酒起酹剑:至宝当潜形,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一匣有余地,胡为鸣不平?

阳崖转窅窕,层林蔽重阴。披榛过舆马,缘云得幽寻。坐觉真境寂,兹焉悟赏心。

几时风色不飞沙,再遣斋鱼为客挝。尘里槐安空梦境,眼中优钵忽天花。玄谭正用蠲忧患,白饭胡宁当旨嘉。南去路贫同一笑,不忧攫肉有飞鸦。

纤鞋窄袜。红茵自称琵琶拍。明衣妆脸春梳掠。好好亭亭,那得恁标格。匆匆一醉霜华白。归来偏记蓝桥宅。五更残梦迷蝴蝶。觑著花枝,只被绣帘隔。

天海相连无尽处,梦魂来往尚应难。谁言南海无霜雪,试向愁人两鬓看。

斗柄阑珊风瑟瑟,银河错落露森森。人声静后幽虫急,月色好晴清夜深。

梵书五顶清凉府,冬冰夏雪风炎暑。我来七月秋正寒,何况萧萧岩谷雨。偶尔云开煦气生,溶溶满目烟光聚。真容古基鹫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西方楼观缥缈间,粲然金碧莲华宇。悬崖峻领架大木,神物所持凭险阻。金珰垂空殿檐响,森森铁凤相交舞。忆昔文殊出火宅,金刚宝窟通真土。

仅从乾道岁,重创越王台。粉榜犹余墨,丹楹已上煤。旧游人欲厌。今日我方来。老范碑无恙,从头读一回。

归心不可夺,千里故园春。及见市朝事,却思江海人。烟波方得伴,松月定为邻。愿结虎溪社,休休老此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