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

山月娟娟静,山烟漠漠轻。
茅檐无一事,独听夜江声。

作品评述

《独夜》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以及作者在这个安静的夜晚独自倾听夜江的声音。

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月明亮而宁静,
山烟淡薄而轻盈。
茅檐下没有烦琐的事物,
只有独自倾听夜江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独夜》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在寂静中体验到的宁静与静谧之感。首句以"山月娟娟静"形容山中的明亮月光,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第二句"山烟漠漠轻"描绘了淡淡的山烟,使整个山林显得更为朦胧和轻盈。茅檐下没有丝毫烦琐的事物,这种空灵的氛围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整首诗以"独听夜江声"作为结尾,突出了作者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所特有的感受。作者独自一人,专心倾听夜江的声音,这种专注和投入使他与大自然产生了一种默契和共鸣。通过倾听夜江的声音,作者沉浸于宁静中,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宇宙的无限。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倾听的动作,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追求,以及在寂静中寻找内心宁静和心灵慰藉的愿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也可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倾听夜江的声音,感受到作者在寂静中的内心体验,并在宁静中寻找自我与自然的共鸣。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牛头天际碧凝岚,王导无稽示妄谈。若指远山为上阙,长安应合指终南。

雨断檐余滴,云疏日漏明。人其如积潦,天自活疲氓。溪碓舂香稻,霜丛剪绿橙。书生久愁卧,作意赋新晴。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滕王阁畔斗星傍,此处幽人構草堂。鹤散窗含松岛露,客来衣带橘洲香。诏旌门第殊恩沛,教被乡闾益讼藏。小圃花时三径雪,朝昏谁共对琴觞。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秋如客何。

积水增波润,苍霞变露馀。断烟随鸟远,寒叶向人疏。萍老犹迎日,莲衰尚戏鱼。临川方病涉,谁借郑卿舆。

昨夜醉归还独寝,晓来宿雨鸣孤枕。扁舟小棹截湖来,正见青山驳云锦。须知老人兴不浅,莫学公荣不共饮。与君歌鼓乐丰年,唤取千夫食陈廪。

剑为不平离实匣,药因救病出金瓶。

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

日西移幕看澄江,夜久回屏护烛光。暗里微吟认渔火,醉中时醒为荷香。狂翻鹦鹉杯心绿,怒索蒲萄架底凉。苦恨重云隔明月,嫦娥更在月中央。

晨起竹轩外,逍遥清兴多。早凉生户牖,孤月照关河。旅食甘藜藿,归心忆薜萝。一尊如有地,放意且狂歌。

文非经国武非英,终日虚谈取盛名。至竟开门延羯寇,始知清论误苍生。

清寥寥,白滴滴。匙挑不上,针劄不入。是则是,须知花发不干春,切忌寒灰煨杀人。

冷落愚溪十进而,暂容车骑憩柴门。松荒顿忆陶潜隐,梅落难招宋玉魂。累日有风春自暖,今宵无月夜难昏。勿令鼓角鸣行帐,田舍将疑有戍屯。

云山青青,风泉冷冷。山色可爱,泉声可听。乃赋归来,盟诸山灵。身去世远,心与真冥。蔬食果腹,麻衣蔽形。尘车绝迹,蓬户常扃。不行他缘,唯诵自经。眇观人世,沧波一萍。朽钝寂漠,待终余龄。唤主人公,教常惺惺。

清地虚天渺何许,芒鞋未往意先飞。山中叱石初平隐,月下吹笙子晋归。不死真人千劫在,无垠浊世一尘微。何当日燕丹池水,长共寒猿啸月霏。

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孤舟夜泊东游客,恨杀长江不向西。

凛凛君中外,堂堂国盛明。曾闻百年契,岂待一朝盟。老矣我何事,勉哉君勿轻。科名虽世业,直道是家声。

亭角楼窗取次凭,东风不送笑歌声。山村水郭城西路,却放朝云此处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