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臬府,持节肃群工。

出自元代吴当的《送翟御史佥山北宪》

出自元吴当的《送翟御史佥山北宪》

拼音和注音

běi jīng kāi niè fǔ , chí jié sù qún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北京:1.指建康。即今南京市。南朝宋都建康,位在当时疆土之北,因谓之北京。《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李善注:“言庾被召而旋帝京,己守官而莅南服也。”2.指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口是南朝宋的发祥地,文帝又生于其地,因称之为北京。《宋书·文帝纪》:“朕违北京,二十餘载,虽云密邇,瞻途莫从。”3.指平城。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于太和十九年自平城南迁都洛阳,因称旧都平城为北京。《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郑道忠墓志>》:“奄就北京,遂同南面。”《魏书·袁翻传》:“又北京制置,未皆允帖,缮俢草创,以意良多。事移化变,存者无几,理苟宜革,何必仍旧。”4.指太原府。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唐和五代的唐、晋、汉都发祥于此,因谓之北京。唐钱起《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将略过南仲,天心寄北京。”《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天福十二年夏﹞甲午,以判太原府事刘崇为北京留守。”5.指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因宋真宗曾经驻跸于此。《宋史·仁宗纪三》:“﹝庆历二年五月﹞戊午,建大名府为北京。”6.金天眷元年改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波罗城。见《金史·熙宗纪》。7.金贞元元年迁新都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以旧都中京大定府在新都之北,改称北京。故址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见《金史·海陵纪》。8.明初指开封府。即今河南开封市。《明史·太祖纪一》:“﹝洪武元年﹞八月己巳,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9.明永乐元年,成祖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今北京市。永乐十九年,自应天(今江苏南京市)迁都顺天,改北京为京师。洪熙元年,拟还都应天,复改京师为北京。正统六年,定北京为国都,又改称京师。历清直至辛亥革命后,相沿不改。但习惯上自明永乐以后都称北京。参见“北京市”。10.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持节: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的凭证。2.官名。3.保持节操。

吴当

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原诗

北京开臬府,持节肃群工。

宠甚郎官幕,威仍御史骢。

承恩方踖踖,辞阙去匆匆。

紫气榆关外,朱轓瀚海东。

霜寒翻鸷鸟,云影送冥鸿。

观省穷辽水,从容问国风。

宸衷推恻隐,庙议动昭融。

已觉皇威布,常令主泽通。

边烽无野战,物色屡年丰。

善政应除弊,贞心独秉忠。

祀朝依碣石,宾日候王宫。

处处讴歌起,家家乐事同。

勋名宜立致,簪绂会登崇。

更草匡时疏,慇勤达帝聪。

诗词推荐

赋繁台雪云将暮,歌后庭花月未残。客至苑皆琼作树,宾来并用玉为栏。

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春愁不自聊。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阅世端如木偶人,不须离妄始逢真。功深夜鼎三时火,候转秋河万里银。可笑侏儒空饱粟,犹怜痀偻解凝神。它时应见鞭鸾凤,老去浮藜不夜辰。

溪边鹄白芦花瘦,山下鹅黄稻实肥。更得天公晴十日,今年穑事庶乎几。

遗德被生民。

江夏无双第一人,清明久矣动簪绅。心平气劲无偏党,好在皇朝作争臣。

绿荷亲制蔽穷身,池面香风噀古今。百万军藏藉丝孔,岂知绵密度金针。

系剡藤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盖筱簜之变化兮,非藤楮之可参。在晋而名侧理兮,储郡库以九万。曰姚黄今最显兮,蒙诗翁之赏谈。加越石以万杵兮,光色透於金版。近不数夫杭由兮,远孰称夫池茧。半山爱其短样兮,东坡耆夫竹展。薛君封以千户兮,元章用司笔砚。数其德有五兮,以

夜上九潭谁是伴,云随飞盖月随杯。明年尚作三川守,此地兼将歌舞来。

万戟高攒女几晴,卷帘初见雪峥嵘。光迎晓日峰千叠,气入阴风夜五更。晴色北临秦甸白,寒威东抱洛阳清。坐看沟壑承余泽,付与春田次第耕。

避寒来热稻梁肥,水远山长结伴稀。已是江湖远行客,双双犹是同南飞。

我有一帖药,其名曰阿魏,卖与十八子。

虢略先生不讳穷,咏歌尧舜舆时逢。传呼满道今为使,敛板登门亦见容。南浦清波辉玉树,西齐新酿入金锺。临分警戒言尤切,似欲驱驰叔夜慵。

资圣名蓝妙画窟,前佛峥嵘连后佛。栴檀级上金琅璫,五月寒风吹佛骨。我来看画瞻仙容,丹青古殿开天龙。檐卜花开日亭午,妙音破睡闻鸣钟。

文弊莫如今,独存师古心。汲深六经海,茹实百家林。公有传贤笔,私无谀墓金。晚年北山北,谁识醒中吟。

掌籍江河误泄机,几年谪降学书痴。晴窗滴露花摇席,午夜挥毫月满帷。绾得春风留凤带,画残秋水照蛾眉。从今了却人间事,一曲鸾箫跨虎吹。

曾酬唱和向家溪,嫫母终惭敌艳妻。岂意误将三献玉,翻来轻博一丸泥。利能绝地同庄剑,巧可凌云上鲁梯。巾衍珍藏虽已固,祗愁飞去化为霓。

秋夜净无云,嫦娥展孤镜。灏气浸澄波,荡漾光还定。

近地栖禅室,祗园草木薰。鞋香花洞雨,衣润石阑云。松吹和琴杂,茶烟到树分。遥知道林辈,来此论玄文。

子母相去离,连台拗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