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钱塘异胜

暖景融融寒景清,越台风送晓钟声。
四郊远火烧烟月,一道惊波撼郡城。
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
谢公吟处依稀在,千古无人继盛名。

作品评述

《叙钱塘异胜》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钱塘江的景色和奇特的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景色的赞美与思念。

暖景融融寒景清,越台风送晓钟声。
四郊远火烧烟月,一道惊波撼郡城。

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
谢公吟处依稀在,千古无人继盛名。

诗意:

诗的前两句"暖景融融寒景清,越台风送晓钟声"描绘了钱塘江景色的明晰。江边的景色春意盎然,温暖宜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晨钟由越台传来,平静的江面上升起阵阵的寒意。

接下来的两句"四郊远火烧烟月,一道惊波撼郡城"描绘了远处四郊的烟火,映衬在夜空中的月亮,以及波浪拍击城墙的声音。这种景象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和震撼。

下面两句"夜雪未知东岸绿,春风犹放半江晴"描绘了江边雪花未尽,绿意开始回归的景象。春风吹拂,一片江水放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和盼望。

最后两句"谢公吟处依稀在,千古无人继盛名"则表达了诗人对谢灵运所做的《钱塘湖春行》的赞美和思念。谢灵运以他的诗作赞美了钱塘江的美景,此处指谢公吟唱的地方仍然清晰可见,但千年过去,再无其他人以此赞美诗接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钱塘江景色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江边的景色和氛围。暖冬时节,江边春意盎然;夜晚波浪拍击城墙,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诗中还展现了诗人对谢灵运的敬仰和思念,谢灵运的《钱塘湖春行》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首诗中,诗人凭借自己的感悟和想象,抒发了对谢灵运的怀念之情和对他所描绘景色的赞美之情。

通过这首诗,诗人生动地描绘出了江边的景色和瞬间,通过对景物的细致观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强烈情感。此外,诗中的对谢灵运的敬仰也展示了诗人对前人才华的敬佩和继续创作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凭借其精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谢灵运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诗词推荐

寺藏螺髻顶,人在藕花心。

讽喻

超逸天才,文如三松,诗如卢溪。自白莲赋就,已高声价,梅花句出,远见襟期。玉尘精神,瑶林风韵,雪里神仙小氅衣。缑山夕,已再经旬浃,戏鹤重归。花间凫舄轻飞。便一似元规报十奇。最风流膝上,双亲未老,三槐手种,分付佳儿。人想夷吾,帝思王某,钧轴舍人知未迟。长生药,

讽喻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讽喻

刘显贵为天子友,退之穷作相君书。

讽喻

舴艋舟轻暖欲酣,鸬鹚杓重老何堪。风霜两鬓五十五,杨柳几番三月三。禊帖又逢今癸丑,兰亭仍是旧东南。死生政亦寻常事,却笑诸贤苦未谙。

讽喻

金吾河朔人,事郡在贱列。攀附周世宗,龙飞起鱼鳖。委质向圣朝,积功取旄钺。所在肆贪残,乘时恃勋伐。皇家平金陵,九江聚遗孽。弥年城乃陷,不使鸡犬活。老小数千人,一怒尽流血。三惑无不具,五福何尝缺。晚年得执金,富贵居朝阙。娱乐有清商,康强无白发。享年六十九,固不

讽喻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讽喻

几年客勾吴,盘馔索无有。鯹鹹咀彭蜞,臭腐羹石首。牛心与熊掌,梦寐不到口。朅来灵山下,空肠尚雷吼。苜蓿映朝餐,杞菊富肴簌。相过有贤士,无以侑卮酒。跰跹樽俎间,见此青裙妇。百金买市城,竞拾不论斗。枵中本离化,黝质真坤耦。稍稍被寒泉,累累付清滫。舒觞颇甘豢,窒户

讽喻

乌皮几在十年闲,虚阁松声锁旧山。南巷岂须推大宅,东头只合借三间。未甘洒扫专除室,不作侏儒笑抱关。却愧此身同社燕,衔泥来往傍人寰。

讽喻

睡起唤茶犹未醒,强将物色与诗裁。杨花易遣为萍去,春梦难冯化蝶来。草信无名生自得,鹭知有性立还猜。出门一笑忘情景,濯足清江坐碧苔。

讽喻

雁声晚断。寒霄云卷。正一枝开,风前看,月下见。花占千花上,香笑千香浅。化工与、最先裁翦。谁把瑶林,闲抛江岸。恁素英浓,芳心细,意何限。不恨宫妆色,不怨吹羌管。恨天远、恨春来晚。

讽喻

面瘦颊凸,眉棱眼深。默亡所住,妙在而今。鳞潜寒水,鹤梦月林。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写出梦中身,你道真不真。槁寒秋在眼,渊默醭生唇。道环谁谓无象,空谷自来有神。父子不传些子妙,白首侬家老斲轮。

讽喻

师道严明善应酬,石桥过了问龙湫。一花一草人皆见,是子知机独点头。

讽喻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讶中行背可鞭。南北共知忠义苦,平生只少两淮缘。

讽喻

画士郭熙画之冠,郭熙去后名未断。其裔复有郭万里,胸中丹青饱无限。为谁作此芦雁图,杰出南齐宇文焕。烟水潇潇风捲芦,沙边鸿雁暮相呼。潇潇洞庭此秋景,世间此画知有无。幻出栖雁三四只,八九叶芦横古碛。欲宿未宿嘹唳声,渔舟泊岸山烟黑。秋风吹落梧叶黄,过雁往往归衡阳。

讽喻

望郎三度到长安,垂上青云作好官。暂向江东一澄按,却归径著侍臣冠。

讽喻

风又雨。墙外落红无数。人不归来春不住。佳期还已误。细细一团愁绪。薄幸疏狂何处。化作去声青鸾飞得去。问天天亦许。

讽喻

好客评诗过草堂,琴尊留共晚风凉。天边云气不成雨,地上月华浑似霜。渠碗羹浮芹叶嫩,碧筒酒吸藕花香。明朝别我城西去,水色山光引兴长。

讽喻

我昔淤璧水,公时宿石渠。重来十钻火,两省共周庐。小语趁丹陛,嘉招煮雪蔬。破心搜诔些,泪落不能书。

讽喻

采薇易为山,何必登首阳。濯缨易为水,何必泛沧浪。贵崇已难慕,谄笑何所长。东堂桂欲空,犹有收萤光。

讽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