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颇怪旄头异,何曾玉色怡。
恶言闻佛耳,夷猾上尧眉。
河岂无清日,天曾有坏时。
嗣皇新缵禹,遗老喜还悲。

作品评述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大行皇帝(即宋哲宗)的挽悼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对时局和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颇怪旄头异,
何曾玉色怡。
恶言闻佛耳,
夷猾上尧眉。
河岂无清日,
天曾有坏时。
嗣皇新缵禹,
遗老喜还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对大行皇帝的挽悼之情为主题,通过对皇帝形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皇帝的旄头异怪,指出了他的言行举止与常人有所不同,暗示了皇帝的执政风格和决策方式与以往不同,给人一种颇为奇特的感觉。

接着,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不满情绪。称皇帝从未对玉色(即美好的事物)感到愉悦,意味着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或兴趣不高。而他却能听到恶言恶语,这暗示了皇帝对于负面的声音比较敏感,却对正面的声音不太重视或不愿听闻。这种现象可能代表了皇帝对于朝政和社会民生问题的态度,引发了作者的不满。

诗中还提到了夷猾上尧眉,这表明皇帝身边的人或者朝廷官员中存在着一些奸猾之徒,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不符合当时尧时代的标准,这也是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批评。

随后,诗中以反问的方式探讨了时局和社会的变化。诗中问道,难道河流从来没有晴朗的日子吗?这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和政治现象的质疑,认为即使是困顿和黑暗的时期,也应该有光明和美好的一面。同时,诗中也问道,天空曾经有过被破坏的时刻吗?这是对社会秩序的担忧,暗示了社会可能存在动荡和混乱的迹象。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皇帝的希望。诗中说,继位的皇帝继承了禹王的衣钵,希望他能够成为新时代的领导者,引领社会迈向更好的未来。同时,诗中也提到了遗老,表示老年人对于社会变迁的喜悦和忧伤,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交织在一起。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大行皇帝的挽悼,抒发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忧虑之情,同时展现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山色苍寒云酿雪,旗亭据榻兴悠哉!麴生正欲相料理,催唤风流措措来。

西风吹秋落山谷,霜红换尽烟边绿。垂云门冷一事无,只有庭松与篱菊。白日兰堂一局棋,百年闲事无游丝。山僧更劝黄粱饭,真似邯郸枕上时。

高城面修涂,呀豁若箕口。铅石释子庐,苍柏荫庭牖。翘翘幕中彦,疏怀脱喧垢。结辔游禅扃,弹弦栾嘉友。华榱翳广坐,仰视眩丹黝。朱光羞晨樱,绀玉折春藕。初筵颇清简,中醉稍喧糅。歌休众管作,今发洪钟叩。横浮或见违,义蕴□□□。酒酣隘常见,大观资远取。上跻危磴盘,却立

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砌水亲开决,池荷手自栽。五年方暂至,一宿又须回。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虎丘山下月朦胧,阊阖门前动地风。《子夜》一声琴一阕,杜鹃声在碧云

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我有心期。把酒攀条惜绛蕤。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蝶怨莺悲。满眼春愁说向谁。

别我就蓬蒿,日斜飞伯劳。龙门流水急,嵩岳片云高。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从军当此去,风起广陵涛。

槎使携归饷老人,高棱疏节屈中伸。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访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

昔读梅苏木山诗,未信人间有此奇。虽云尤物不必有,时一玩之何病为。吾行东南千万里,仙游不已遂臻此。奇奇怪怪日在眼,浩浩汤汤夜盈耳。旧评峡江似严陵,此行佳处亦可朋。又闻八桂好山水,亦应与此相云仍。画师好手不可遇,诗中有画无其具。江神好事不我尤,乞与一山酬愿素。

少陵昔避地,幽栖凤皇川。始愿获其所,赋诗此终焉。睠彼美林麓,荫膏腴上田。阳坡饶垂珠,阴谷繁玉延。长鑱勤采劚,服食攀飞仙。兵祲夺和气,力耕无善年。林垧开冰雪,旬浃断庖烟。呜呼歌七章,暮节西南迁。环堵久芜没,斯亭名尚传。茂宰怆怀古,增崇殊过前。雕甍揭长帘,下容

阴森窗外万琅玕,尽日吟翁此倚阑。曾借春风闲管勾,喜从劫火报平安。四时青眼相看易,三世同盟耐久难。千古溪林遗事在,不妨标致共高寒。

我是蘇州监本獃,與爺上壽獻棺材。宗室元來是皇族,雨下水從屋上來。

昔共从师未裹头,如今双鬓各惊秋。我无突兀万间厦,君自昂藏百尺楼。风雨苦多时事恶,英难示遇老天愁。相思一夜不成寐,早起题诗寄便邮。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殿有寒灯草有萤,千林万壑寂无声。烟凝积水龙蛇蛰,露湿空山星汉明。昏霭雾中悲世界,曙霞光里见王城。回瞻相好因垂泪,苦海波涛何日平。

草堂正在匡庐山,山阴绿玉相对闲。云从双剑峰前下,潮到小孤江上还。茶烟满室写墨竹,花雨一帘观白鹇。谁似南宫能篆古,为君高置轩窗间。

弱冠无所就,百忧钟一身。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风烟隔嵩丘,羸疾滞漳滨。昭代未通籍,丰年犹食贫。敢求庖有鱼,但虑甑生尘。俯首愧僮仆,蹇步羞亲宾。岂伊当途者,一一由中人。已矣勿复言,吾将问秋旻.

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祸根妃子尝珍嗜,今日何须有荔枝。玉树後庭那结实,也能亡国更堪悲。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