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洞庭秋三十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dòng yǎo xū wú jìng yī guī , jīng tāo xiāng jí bù xiāng y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惊涛:惊涛jīngtāo令人惊恐的波涛。
虚无:(形)有而若无,实而若虚,道家用来指“道”(真理)的本体无所不在,但无形象可见。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洞䆗虚无净一规,惊涛相即不相疑。
精金大冶鍊幽蚃,俊鹘老鼍愁倾危。
炎心已改何洗涤,高旻受荡还清嬉。
妙香浮动非蘋芷,水雾上摄开轻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