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掇英可以忘忧,采薇可以求仁。
忙杀遮西日客,愧死攫白昼人。

作品评述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掇英可以忘忧,
采薇可以求仁。
忙杀遮西日客,
愧死攫白昼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忙碌生活的思考和反思。诗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行为:掇英和采薇。掇英是指采摘英雄,意味着追求功名利禄,而采薇则是指采摘薇草,象征着追求仁义道德。通过这两种行为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于人们在忙碌中追求功名而忽视了仁义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通过对掇英和采薇的对比,作者批评了那些为了功名利禄而忙碌的人们。诗中的“忙杀遮西日客”一句,意味着忙碌的人们忽视了享受生活的时光,而“愧死攫白昼人”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行为的愧疚和不满。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思想,通过对于忙碌生活的反思,呼唤人们应该追求仁义道德,而不仅仅是功名利禄。这种思想在宋代文人士人生观中是常见的,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莫怪先生阅事多,人间何处不经过。天山八月霜枯草,阳谷三更日浴波。酒熟春风归掌握,丹成神物共谁何。散人本带江湖号,四百年来一钓蓑。

近城亦复多渔户,作吏聊须似马曹。更想周家江上屋,竹林梅树出檐高。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奈何不爱死,

跨鹤骖鸾访穉川,松风吹散铁桥烟。联登百步眼万里,长啸一声身九天。倚大石楼敲竹杖,蹑飞云顶着吟鞭。而今饱挹罗浮秀,未服灵丹亦是仙。

仙宫已降敕,雅有新迁除。乞为此阁使,云物屡卷舒。

傍石横陈八柱亭,一篷撱矮似船形。松声浪作风涛吼,何处风涛不惯经。

平生醉与吟,谁是见君心。上国一归去,沧江闲至今。钟繁秋寺近,峰阔晚涛深。疏放长如此,何人长得寻。

豆田无数老鸦飞,枣熟菰香稻子垂。未说前年那有此,今年还似去年时。

京华憔悴望还山,未办平生白木鑱。病马漫劳追十驾,沉舟犹恐触千帆。文章误尽心空呕,餔餟勤来口不缄。经倒厚颜叨薄俸,庐陵米与赵州衫。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精思名扁列金题,冲素斋居与道齐。德感天仙来听论,芝軿时降共参稽。

古今题品几词人,莫怨边风两鬓尘。不是丹青曾汝误,琵琶到老一官嫔。

翠辇西归七十春,玉堂珠缀俨埃尘。武皇弓剑埋何处,泣问上阳宫里人。愁云漠漠草离离,太乙句陈处处疑。薄暮毁垣春雨里,残花犹发万年枝。

少日便怀丘壑情,看山看水饱曾经。如今积翠楼头望,看尽江南未了情。

魏国扶天力,荆州贯日忠。堂堂惟此老,凛凛尚英风。地寄陪京重,名加秘殿隆。望徒高四海,身不到三公。

看云庐阜屏风叠,采乐嵩山冠子峰。行尽四方心未快,不如一棹醉吴松。

平生不作守钱虏,万事随比了即休。收拾诗篇閒事业,追随歌酒老风流。

经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间加再饭,梦中与九龄。

阃帅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挑小组鍫镬无休日,失业妻儿有叹声。两个布衫寒透骨,半盂蒸饭冷无羹。何时一统山河了,只向春田带雨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