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门舞

肃灵兑景。
承配秋坛。
云高火落。
露白蝉寒。
帝律登年。
金精行令。
瑞兽霜耀。
祥禽雪映。
司藏肃杀。
万宝咸宜。
厥田上上。
收功在斯。

作品评述

《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门舞》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周朝举行祭祀五帝的盛大场面,以及祭祀仪式中出现的一系列祥瑞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庄严的灵台上,举行着秋季祭祀。
云彩高悬,火焰降落。
露水晶莹,蝉鸣渐寒。
帝律指引着岁月的推移,金精传达着君主的命令。
祥瑞的兽像在霜中闪耀,吉祥的鸟儿在雪中翩翔。
司藏神庙肃杀之气,万宝闪耀,皆可观赏。
田地丰收,一切功绩皆在此。

诗意:
《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门舞》以宏大的场面描绘了周朝举行祭祀五帝的盛况。诗中所描述的祭祀仪式,展现了尊崇神灵的庄严肃穆,以及祭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祥瑞景象。通过这首诗,庾信表达了对周朝祭祀仪式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帝王的权威和天命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庄严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周朝祭祀五帝的盛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祭祀仪式的肃穆和庄严。例如,诗中描述的云高火落、露白蝉寒等景象,展示了祭祀仪式中天地相应的祥瑞现象。同时,金精行令、祥禽雪映等描写,通过瑞兽和祥禽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帝王的权威和天命的崇高。

整首诗词以肃穆、庄严的氛围贯穿始终,使读者感受到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秘。通过描绘祭祀仪式中的祥瑞景象,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君主的权威和帝王的地位。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田地丰收和万宝咸宜,暗示着帝王的治理得以善终,国家繁荣昌盛。

总之,《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门舞》通过描绘盛大的祭祀场景和祥瑞景象,表达了对周朝祭祀仪式的崇敬,以及帝王权威和天命的重要性。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和意象运用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诗词推荐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碧玉闹妆金粟,香随烟雾横斜。更欲移筇问讯,前山几度云遮。

墨墨怀孤愤,皇皇过六旬。浪移秦国木,稳积汉家薪。杂遝乾坤事,奔腾战伐人。星檐送徐步,高树上苍旻。

麦浪摇波柳映津,吴乡春色见今晨。欲将何以慰无赖,一酌浊醪如有神。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途穷见交态,世梗

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后。功名心事,千载与君同,只狂饮,只狂吟,绿鬓殊非旧。山歌村馆,愁醉浔阳叟。且借两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古来毕竟,何处是功名,不同饮,不同吟,也劝时开口。

黄尘投老得何郎,准拟明年共我长。熏沐不为杯酒污,飞扬未许老夫量。

(古有乱王,肆极凶虐,乱亡乃已,故为《至乱》之诗二章二韵十二句)嘻乎王家,曾有凶王,中世失国,岂非骄荒。复复之难,令则可忘。嘻乎乱王,王心何思?暴淫虐惑,无思不为;生人冤怨,言何极之。

小市湖桥北,幽居石棣西。蒲深姑恶哭,树密秭归啼。山茗封青箬,村酤坼赤泥。平生汗简手,投老惯扶犁。

曾下青田啄玉苗,泥沙病羽久萧条。谪仙不欲留尘世,依旧提携上碧霄。

囊书空自负,早晚达明君。

心法云无住,流沙归复来。锡随山鸟动,经附海船回。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惟将一童子,又欲过天台。

农家望汝卜年丰,似絮如峰陟不同。纵有浓阴工阁雨,略无定态喜随风。往来与月为仇敌,舒卷和天尽蔽蒙。安得竦身腾汗漫,叫开阊阖扫长空。

识公七年前,青衫骑破鞯。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穷达反掌耳,置之勿复论。忆公出蜀日,避名如避喧。神羊一在首,慷慨眉宇轩。朝陈击奸疏,暮进兴邦言。炎炎中郎将,解带西南奔。矫矫内押班,挂冠神武门。所以杜御史,姓名满乾坤。人生有聚散,安所非游宦。徵黄不作难,圣主

行愁驿路问来人,西去经过愿一闻。落日回鞭相指点,前程从此是青云。

绿漪平涨水桥头,红蓼花鲜杜若洲。便唤画师来貌取,不须云梦泽南州。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莫言冷淡无知已,曾有渊明为举觞。

掩关小室动经旬,蠹简如山伴此身。百亿须弥藏粒芥,大千经卷寓微尘。危机已过犹惊顾,恶梦初回一欠伸。此段神通君会否?听风听雪待新春。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