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ào nián wēi fú tiān jiē kuò , hé chù xiāng féng jiě pèi k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天街:星名。京城中的街道。
微服:(书)(动)帝王或官员为隐瞒身份改穿平民服装。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弃掷良宵君谓何,清天流月鉴初磨。
莫辞病眼羞红烛,且试春衫剪薄罗。
莲艳参差明绣户,舞腰轻瘦飐惊鼍。
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