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天雨萧萧滞茅屋,冷猿秋雁不胜悲。
床床屋漏无乾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作品评述

诗词:《沈坦之将归溧阳值雨留吾庐久之三首》

天雨萧萧滞茅屋,
冷猿秋雁不胜悲。
床床屋漏无乾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

中文译文:
天空下着萧瑟的雨,阻滞了茅屋,
冷寂的山猿和秋天的雁儿都无法忍受悲伤。
每一张床都漏雨,没有一处是干燥的,
我独自站立在苍茫之中,自己吟咏着诗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创作的,以描绘雨天留宿的情景为主题。诗中通过对茅屋、雨水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之情。

首先,诗人用"天雨萧萧滞茅屋"来描绘茅屋被雨水所困扰的景象,给人一种阻滞和孤寂的感觉。接着,诗人以"冷猿秋雁不胜悲"来形容山猿和秋雁的悲鸣声,暗示了自然界的哀怨情绪,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呼应。

诗的下半部分描写了茅屋的状况,"床床屋漏无乾处"表现了茅屋漏雨的状况,没有一处是干燥的,进一步加强了孤寂和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独立苍茫自咏诗"表明诗人独自一人站在苍茫之中,自己吟咏诗歌,这是对孤独境遇的自我安慰和发泄。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在雨夜茅屋中的孤独和忧伤之情。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同时也通过自咏诗的方式找到了一种自我宣泄的途径。这首诗流露出对人生苦难和孤寂境遇的思考,体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感怀和哲思。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1]如充耳。

路傍佳树碧云愁,曾侍金舆幸驿楼。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

回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批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更疑川宫日黄昏。暗携女手殷勤言,环佩玲珑有无间。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目眄眄兮意蹉跎,

重位每忧身後骂,虚名不救眼前饥。直须采药名山去,日夜松风无歇时。

唐僧逢汉宝,山洞得天名。

秋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萧萧入短襟。

造物将如此老何,悬车以后稿犹多。晋刘伶醉戏为颂,楚接舆狂偶作歌。

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从来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无可有。莫放隔帘风透。一枝相映孤灯。灯明不似花明。细看横斜影下,如闻溪水泠泠。

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老时。

王翰愿卜邻,嵇康不得死。落月满屋梁,悲风为我起。

姹紫嫣红一时凋,舞衣不称旧舞腰。?争教蜂蝶两相断,袖底羞见檀郎招??

新诗清绝俗,想见胸中丘。飞泉落高峰,风声助飕颸。又如清庙中,何图见天球。不惟竦观瞻,玩之可忘忧。是行何处来,楚尾连吴头。一杯聊效芹,大似胜茶瓯。赓我喜雪草,词情和且柔。久旱民苦饥,重怜来与麰。勃焉来争春,富哉麰向秋。吾君德无边,今与和气游。

白首渔郎不解愁。长歌箕踞亦风流。江上事,寄蜉蝣。灵均那更恨悠悠。

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

寒久花迟也大奇,雨膏饱足土膏肥。牡丹芍药君须记,管取花房二尺围。

饯送多逢掖,俱怀倒屣恩。浮图无合颖,冤狱有平反。辇路催华毂,山城漫彩门。病翁不下榻,判袂一销魂。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