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节庵

花木新栽一径长,小庵如款赞化房。
心清要省铃斋讼,公退空凝燕寝香。
已约芳菲供几案,不妨真率釂壶觞。
年丰顿觉民和乐,老子从渠两鬓苍。

作品评述

《题节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寅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木新栽一径长,
小庵如款赞化房。
心清要省铃斋讼,
公退空凝燕寝香。

已约芳菲供几案,
不妨真率釂壶觞。
年丰顿觉民和乐,
老子从渠两鬓苍。

译文:
新种的花木长长的一条小径,
小庵宛如恭维赞美的化房。
内心清净,要省察铃斋的争论,
公退后,空气中弥漫着燕寝的香气。

已经安排好芳菲供奉在案头,
毫不吝啬地倾诚奉上酒壶和觞杯。
丰年的收获让人感到民众和谐幸福,
我渐渐变老,两鬓已经苍白。

诗意和赏析:
《题节庵》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诗词。诗人以描绘小庵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清净。他用"花木新栽"来形容小径上茂盛的植物,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同时,他将小庵比作恭维赞美的化房,表达了对庵内宗教活动的尊重和推崇。

诗中提到的"铃斋讼"指的是庵内僧人们的争论和争执。诗人希望心灵能够清净,避免这种争议的干扰,从而使内心更加安宁。当僧人们离开后,空气中弥漫着燕寝的香气,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情景。他们摆设了芳菲、釂壶和觞杯,以真诚的态度款待客人。这种亲密友好的氛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乐趣。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宗教庵院和友情为线索,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又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推荐

为愁烟岸老尘嚣,扶病呼儿劚翠苕。只道府中持简牍,不知林下访渔樵。花盘小墢晴初压,叶拥疏篱冻未烧。倚仗遍吟春照午,一池冰段几多消。

和风习习,膏雨微微。洗开柳眼,秀出花枝。衲僧闻得呵呵笑,也是宗门第八机。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峨峨佛屋瘦四海,志士叹息伤容颜。高僧淳拙有深意,独自结茅山水间。

画栋宵寒未来,江南谁寄一枝梅。闰年雪后春工晚,羯鼓催花满槛末。

落花随流水,刘阮曾拈起。吃了入桃源,未是真如理。

亚尹故居经几主,只因君住有诗情。夜吟邻叟闻惆怅,七八年来无此声。

遗爱满南州。千骑曾为万里游。琳馆归来,无责更无忧。坐听笙歌醉玉舟。香雾郁金虬。春入梅花助献酬。请祝遐年,长笑挹浮丘。何止莘君一百筹。(友人莘彭年遗公九十六筹,故及之)

容易乘虚逼帝畿,满江艛橹与旌旗。卢循若解新亭上,胜负还应未可知。

致主唐虞上,东山志不渝。衮衣重入觐,胡骑敢长驱。梦已商楹奠,朝犹汉殿趋。哀荣极终始,何止渡江无。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了了复惺惺,蓍龟未是灵。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身备乡三老,家传子一经。春回元不记,出户四山青。

昨夜三更後,姮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内顾衰朽质,汙渠映清沟。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只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诸君幸少壮,朂学

蜂居笔管没人知,谁遣啾啾不住时。最是蜗牛太多事,长将宅子自相随。

铩羽异高风,疲马厌长道。玄阴促暮节,何物能不老。自非松柏质,敢冀出众草。登山临流水,及此晴日好。春芳蔼兰蕙,秋实栗粳稻。黄精肥可食,石泉清可澡。荣名何足言,息心以为宝。

敢羡晨兴费万钱,口边纵理信前缘。高年虽获殿诸老,一饱常如登九天。架上有书吾已矣,甑中无饭亦陶然。蓬门一闭还旬日,实怕闲人搅昼眠。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往事悠悠逝水知,临流尚想报吴时。一壶能遣三军醉,不比商家酒作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