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曲四首

燕岱河山黑水分,胡沙北望接氤氲。
桑乾斜映龙山月,碣石遥通鱼海云。

作品评述

《云中曲四首》是明代诗人卢柟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中曲四首

燕岱河山黑水分,
胡沙北望接氤氲。
桑乾斜映龙山月,
碣石遥通鱼海云。

译文:

燕岱山河的景色隐没在黑色的水中,
胡沙北方望见融汇成一片朦胧。
桑乾的阳光斜照在龙山上的月亮,
碣石远远连通着鱼海和云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之景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首句中的"燕岱河山黑水分"描绘了燕岱山河的景色被黑色的水覆盖,给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觉。这里的"黑水"可以视为作者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隐喻,也可能暗示着作者心境的沉重和深沉。

接下来的一句"胡沙北望接氤氲"表达了北方的胡沙与天空的氤氲相连,强调了北方的辽阔和广袤。这里的"氤氲"形容北方的景色朦胧而迷离,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第三句"桑乾斜映龙山月"描绘了桑乾的阳光斜照在龙山上的月亮。这里的"桑乾"是指阳光倾斜的角度,给人以柔和而温暖的感觉。"龙山"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月"则给人以明朗和美好的意象,整句表达了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意境。

最后一句"碣石遥通鱼海云"描绘了碣石远远连通着鱼海和云彩。这里的"碣石"是指位于今天河北的碣石山,它被视为天地之间的连接点,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交流和融合。整句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广袤而无边的景色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景色,以及运用具象的意象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诗中的景物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敬畏之情。

诗词推荐

远游虞风波,托好常在迩。朝来遇君出,兴与西冈起。日薄川野阴,徐行杳然喜。登身坡陀上,瞻望入百里。浮云忽避眼,十嶂来填委。巉岩龙池头,宛转鹅山趾。铜官大居正,顾盼雄彼此。夏绿纷以劳,林峦粲成绮。回头指明镜,近见?练水。一州信峥嵘,东北才演迤。自多岩洞胜,衡庐

渐看华顶出,幽赏意随生。十里行松色,千重过水声。海容云正尽,山色雨初晴。事事将心证,知君道可成。

道人毫端妙用,幻出烟水淮南。频与东风商略,几时送我归帆。

鬻骆马兮放杨柳枝,掩翠黛兮顿金羁。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杨柳枝再拜长跪而致辞。辞曰:主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衔橛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

兰裓方袍振锡回,结茅萧寺远尘埃。五峰日破朝云出,三谷花浮涧水来。风散异香禅榻静,鸟窥清呗法筵开。因过旧国枌榆地,松麈高谈喜暂陪。

昔在绵处,有人公孙。登政抚辰,节用良勤。所畜既之,所行宜远。载其华樽,从此箫管。

春山春水流,曲折方屡渡。荒乘不知疲,行到水穷处。依然旧童子,要予竹西去。归时始觉远,草蔓已多露。

裴园亭榭水之滨,草树云烟满目横。尽日对山仍把酒,兹游绝胜若耶行。

昨宵对月今宵雨,两日阴晴不可凭。客里招邀常赖友,山中栖止但依僧。才高何必愁贫贱,时至无烦感废兴。几度浪浪檐际水,随风飘洒湿孤灯。

偶然寓兴五山阴,可叹颓波日转深。鼓瑟齐门莫同调,舞韶郑侧鲜知音。归寻旧径扫新榻,从整遗编理素琴。惟有春秋知罪我,外余横直一何心。

锦作双翰褐作衣,雕笼蓄养亦多时。只缘学得千般语,欲返山林未有期。

莫道蒪鲈不近名,尽谈鹏鷃未忘情。醉中赌得苕溪月,醒後还输茂苑莺。岂但二豪俱不见,向来三杰亦何成。有人来问适庵趣,便是公荣也一觥。

一生丘壑赋幽闲,雅躅飘萧未易攀。时纵高谈尘俗外,颇传佳句里闾间。身名昔已无亏阙,世路今方足险难。公独高培一阡土,想应地恨入桐山。

蚤擅奇童誉,中蜚处士声。谈锋粲开阖,笔力妙纵横。主圣由言悟,官清以谏名。故交零落尽,老泪与河倾。

寺带长江山作围,塔峰相对立涟漪。好风吹浪舟行急,正是午潮初长时。

数文章翰墨。前辈远,稍□风流岑寂。公才万夫敌。嗣家声,不坠江西人物。凝脂点漆。向鸳行、神峰秀出。况襟怀倜傥,词华洒落,未容俦匹。均逸。妙龄识退,故国怀归,问安亲戚。屏风坐隔。看除召,在晨夕。对生朝,且趁清明时节,痛饮无妨堕帻。著莱衣戏舞,千春永如是日。

阶前西风摇百草,郁郁逢秋殊未槁。雪霜要当次第来,恰似人生怕衰老。百草荣悴则有时,人於养生当自知。金丹九转傥未办,简歛冲默真吾师。摄调小失岂遽死,二竖眉諯先溢喜。但令神气常守形,莫畏梦中呼起起。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御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崖阴日惨惨,石润露漙漙。何似蓝田下,高并玉山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