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溪桥

我来从西昌,日日困尘土。
谁知罗溪桥,净若初过雨。
长松列左右,清风奏宫羽。
薄暮舍篮舆,扁舟渡溪去。

作品评述

《罗溪桥》是宋代裘万顷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罗溪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来自西昌,日日劳累在尘土之中。
谁知道罗溪桥,它洁净如初雨的样子。
长长的松树排列在桥的左右,
清风吹奏着宫羽的音乐。
黄昏时分,我离开了篮舆,
乘坐小舟渡过溪水离去。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诗人以自己的视角来描绘西昌的辛劳,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经历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罗溪桥是一座幽静而洁净的小桥,它与长松和清风相映成趣。长松排列在桥的左右,给人一种静谧与庄严的感觉。清风吹拂着松树,发出宫羽般的音乐,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动人的氛围。

黄昏时分,诗人放下了篮舆,乘坐小舟渡过溪水,暗示着他离开了原来的环境,向着新的目标前进。这个情节象征着诗人的追求和探索,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勇敢迈进的决心。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手法,传递出对宁静、自然和追求的情感。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丽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由和探索的向往。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高奇一百篇,造化见工全。积思游沧海,冥搜入洞天。神珠迷罔象,端玉匪雕镌。休叹不得力,离骚千古传。

为利较锱铢,真成小丈夫。脂肥不满腹,罪已塞堪舆。

立夏天方霁,闲情喜暂舒。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夕照斜依竹,园花落近书。年来惟懒拙,殊觉称幽居。

急急回头。得得因由。物物更不追求。见见分明把个,般般打破优游。净净自然莹彻,清清至是真修。妙妙中间通出入,玄玄里面细寻搜。了了达冥缨。稳稳拈银棹,惺惺驾、般若神舟。速速去超彼岸,灵灵现住瀛

尧风舜日两依依,一片虚凝截万机。何必胡僧亲付嘱,如人饮水自家知。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清洛日日换好怀,飞英又掠帆影来。说是同行木上坐,眼中阿相安在哉。

北风吹狂澜,江水浊不澄。牛犬行平冈,木落山纵横。轻雾散林渚,孤钟度危城。泊舟且无寐,长河终夜鸣。弊服倦驰迈,积雨将寒生。物情异旦暮,幻质奚将迎。凄凄葭菼间,怊怅徒抚膺。

他弓莫挽,他马莫骑。他非莫辨,他是莫知。

郁郁南坡一聚尘,荒园野草不成春。家声久矣非前日,宅相居然亦古人。

尽日看花君不来,江城半夜与君开。楼中共指南园火,红烬随花落碧苔。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棚。春睡厌厌难觉。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五字诗名著少年,端嘉诸老喜相传。几回春雨堂中醉,笑拍阑干月正圆。

行春潘令至,勤恤戴星光。为政宵忘寝,临人俗冀康。晓花迎径发,新蕊满城香。秀色沾轻露,鲜辉丽早阳。津桥见来往,空雾拂衣裳。桃李今无数,从兹愿比方。

吾爱杜牧之,气调本高逸。结亭侵水际,挥弄消永日。洗砚可抄诗,泛觞宜促膝。莫取濯冠缨,区尘污清质。

呀鼓声中,又妆点、千红万绿。春试手,银花影粲,雪梅香馥。归梦不知家近远,飞帆正挂天西北。记年时、歌舞绮罗丛,凭谁续。烟水迥,云山簇。劳怅望,伤追逐。把蛛丝鹊喜,意□占卜。月正圆时羞独照,夜偏长处怜孤宿。悔从前、轻被利名牵,征尘扑。

入玉门关到酒泉,昔人想望若登天。岂知万里西征客,归卧家山三十年。

长乐喜春归,披香瑞雪霏。花从银阁度,絮绕玉窗飞。写曜衔天藻,呈祥拂御衣。上林纷可望,无处不光辉。

远学临海峤,横此莓苔石。郡斋三四峰,如有灵仙迹。方愁暮云滑,始照寒池碧。自与幽人期,逍遥竟朝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