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

彼美光山郡,风流楚相城。
寝丘闻汉志,潘国尚侯名。
泥轼疏荣渥,枫宸眷老成。
侧闻颁一札,持橐奉承明。

作品评述

《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这首诗以送别家叔赴任光山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家叔的美好祝愿和对他在光山任职的期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

彼美光山郡,风流楚相城。
美丽的光山郡啊,那里有着风华绝代的楚相城。
这里的山川秀丽,城中的人文荟萃。

寝丘闻汉志,潘国尚侯名。
我曾在这里的寝丘上听闻过汉朝的豪迈志气,
还知道潘国的尚侯享有盛名。

泥轼疏荣渥,枫宸眷老成。
任职光山的人将受到疏泥车的款待和优厚待遇,
他将成为枫宸宫中的贤老。

侧闻颁一札,持橐奉承明。
我听说他将会受到一封旨意的赐予,
他将带着橐(古代官员使用的一种容器)前往承明之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家叔赴任光山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光山的美丽景色和人文风情,表达了对家叔前程的祝福和期待。诗人以充满赞美之情的语言描绘了光山郡的风景和楚相城的风华,展现了景色的美丽和城市的繁华。诗中提到诗人曾在光山的寝丘上聆听过汉朝的志气,这一句表达了对光山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向往。潘国的尚侯名号也体现了光山的显赫地位。

诗中还描绘了光山对任职者的优厚待遇,如疏泥车的款待和枫宸宫中的老成贤者。这些描写展示了光山地位崇高、待遇优厚的一面,使人对光山的吸引力产生了期待和向往之情。

最后,诗人提到家叔将受到一封旨意的赐予,将前往承明之地。这句话表明家叔受到皇帝的嘉奖和任命,具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他将带着橐前往承明之地,象征着他将以官员的身份履行职责,为国家尽心尽力。

整首诗通过对光山的美景、历史文化的赞美,以及对家叔前程的祝福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家族成员的关心和对光山地位的赞扬。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官员职责和使命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对忠诚和责任的敬仰态度。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劫火已熔像,樛枝宁改烟。根拏怪石入,节駮苍苔坚。欲问浮波箭,空嗟此独传。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毛衣前后成,一种文章足。一雉独先飞,冲开芳草绿。网罗幽草中,暗被潜羁束。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都无旧性灵,返与他心腹。置在芳草中,翻令诱同族。前时相失者,思君意弥笃。朝朝旧处飞,往往巢边哭。今朝树上啼,哀音

迺协良辰,维春之宜。迺诏近弼,来汝相德。九门洞开,文物华辉。声诗载歌,于以侑之。

君王昼游日,壮士俱锦衣。犹怜沛父老,争睹汉旌旗。汤沐开新邑,风云慑旧威。祇应千岁后,魂绕故乡飞。

红莲照晚。花底明人眼。无限游人谁惜倦。只有衰翁心懒。笙歌缓引更筹。更阑客散添愁。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一迳石墙分竹色,两桥涧水和松风。山灵怜我嗜幽胜,洗山林峦晚照红。

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

终日湖亭坐,悠悠万虑闲。眼前何所有,寒水与秋山。

穆穆太阴,礼严妹事。壁玉华光,推经主对。十二周天,几乃有终。尽有备物,莫报元初。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猿啾啾兮怨月,江渺渺兮多烟。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使君爱人兼爱山,时引双旌万木间。政成人野皆不扰,遂令法侣性安闲。

炜五帖兮迨今,信第一兮秋深。彼伯高兮书淫,人争取兮千金。考步武兮可寻,付纤农兮何心。媲关沈兮鸣琴,尚海岳兮知音。

益算真君南斗高,还因圣节奏天曹。扶桑枯尽灵椿老,始放尧眉出寿毫。

梵刹仙都顯焕存,心心惟绍法王孙。俗流不信空空理,将谓长生别有门。

路转峰回觉有村,数间茅屋瞰山阴。午炊已饱翻匙玉,腊醖仍拚挂杖金。穷去作文和鬼送,兴来得句倩蝉吟。一声横笛斜阳外,吹起江湖万里心。

祖来产业分兄弟,身后诗书遗子孙。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二月十五入寂,四月八日复生。虚空开笑口,大地绝人行。

人物神州杂五方,平明京兆坐黄堂。民投牒讼千狙诈,吏抱文书百雁行。幕府要人关听断,朝廷自昔选才良。朔陲使者声名久,随诏南辕佐赵张。

居廛终是俗,饭罢即禅房。竹荫一庭绿,荷分两岸香。拙鸠呼雨缓,老衲补衣忙。不厌频来此,岩深风自凉。

年时萧寺雪初晴,闻道君来眼倍明。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