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

黄奶扶春梦觉来,禅心已堕老黄梅。
沾沾桃叶相先发,寂寂梨花未肯开。
抱案并无钳纸请,索书时有打门催。
人生消得韶华几,两鬓霜根不待栽。

作品评述

《春日即事》是洪咨夔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日即事

黄奶扶春梦觉来,
禅心已堕老黄梅。
沾沾桃叶相先发,
寂寂梨花未肯开。
抱案并无钳纸请,
索书时有打门催。
人生消得韶华几,
两鬓霜根不待栽。

中文译文:

黄昏时分,从春梦中醒来,
心境宛如老黄梅的凋零。
桃树上的嫩叶已经抽出,
而梨花却还未开放。
我坐在案前,没有写字的工具,
但来索书时敲门的人却不断催促。
人生如此短暂,美好时光消逝多少,
我的两鬓已被霜雪覆盖,无需再梳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并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先,诗人用"黄奶扶春梦觉来"来形容黄昏时分从梦中醒来的情景,黄奶指的是黄昏时分的昏黄色,扶春梦意味着诗人从梦中苏醒。这一句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

接着,诗人借用"禅心已堕老黄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凋敝和淡泊无欲。黄梅是一种寒梅,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衰老。诗人通过老黄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禅心已经沉淀,不再受世俗纷扰的心态。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人用"沾沾桃叶相先发,寂寂梨花未肯开"来描绘桃树上叶子已经抽出,而梨花却还未开放的景象。这种对比暗示了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时序,传达了岁月更迭和事物变化的无常。

最后两句"人生消得韶华几,两鬓霜根不待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年华消逝的感慨。韶华即指年华美好的时光,诗人认为它消逝得太快,再也无法挽回。"两鬓霜根不待栽"意味着诗人的两鬓已经有了霜雪的根基,不需要再梳理了。这句话也象征着诗人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晚年阶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岁月变迁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野船弄酒鸳鸯醉,官路攀花騕褭狂。应和朝云垂手语,肯嫌夜色断刀光。

在未定之时,当难处之地。方事之危疑,见人之措置。

昨夜霜月明,果有清音生。便欲走相和,愁闻寒玉声。

昨日卖鱼到城郭,暑气千门正炮烙。买酒归来风露凉,始信人间渔父乐。

春光垂老日,北骑欲归时。王气如三捷,懽声定四驰。山河还旧贯,草木有余悲。拟颂中兴业,孤忠只自知。

斗草归来后,开筵又赌春。阶前撒珠戏,谁是得双人?

采薪逢野泉,渐见栖闲所。坎坎山上声,幽幽林中语。仙乡何代隐,乡服言亦楚。开水净药苗,扫雪候山侣。零叶聚败篱,幽花积寒渚。冥冥孤鹤性,天外思轻举。

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

两岸夕阳红。

生来长诵老夫诗,那可无诗庆浴儿。得巽曾吟吟是谶,果然先偶次从奇。

一说妖氛起,生民欲断魂。村墟空壁落,市井变营屯。尽道无生计,谁为奉至尊?吾居更萧索,事业不须论。

诗家依阙下,野景似山中。兰菊俱含露,杉梧为奏风。破门韦曲对,浅岸御沟通。莫叹连年屈,君须遇至公。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聪明君子,一一听分诉。甲子天年,看看降真数。跳出凡笼,一个长生路。免教阎王,鬼使来勾取。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献寿彤庭万国,烧灯青玉五枝。终南往往残雪,渭水处处流澌。

南阳西去见遗基,驻马平郊远树微。自笑平生无所着,不如山鸟解思归。

客来非与景相期,万象殷勤自四围。山以出云为显设,江于朝海得依归。沙岚昏垫雨湔祓,烟水汩陈风发挥。公退云胡不私省,潜鱼幽鸟也知机。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