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楼上

满目望不极,城楼当最高。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平外斜通骆,深中远认褒。
图经何壮观,故事有萧曹。

作品评述

《北城楼上》是一首写景的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满目望不极,城楼当最高。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平外斜通骆,深中远认褒。
图经何壮观,故事有萧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北城楼的壮丽景色。作者通过描绘地理环境和山势,表达了北城楼之高、之广的壮观景象。他描述了楼上的全景,包括了远处的地形、山势以及城市的延伸。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故事和名人,增添了诗词的文化内涵。

赏析:
《北城楼上》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了北城楼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于北城楼的景观和历史的兴趣。全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对地势、山势的描写,展现了北城楼的壮丽和广阔。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北城楼与远处的地形、山势相对照,使整个景象更加宏大壮观。

诗词中提到了骆、褒两地,这是指楼外的地理方位,进一步凸显了北城楼的高大和辽阔。同时,诗中还提到了萧曹,这是指历史上的名人,为整个诗词增加了一层文化内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北城楼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同时也表现出对于壮丽景色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兔诚中山族,中古稍分裂。唐虞用大牲,虽有目未瞥。兔孙能飞仙,飘忽天汉决。不逢易牙试,厥胄几泯灭。羿弧殒阳乌,曾不弋在穴。王良马慢忌,扑握几奔掣。初遭赳赳子,鼎饪饫毛血。中逢宋鹊窘,饥吻啄原雪。叔世削格多,星迸失行列。蹄穷不得逸,如鼠限高闑。应怜蚌潜水,曝腹

一纸书伸渍泪酸,孤危契阔告平安。尘多苦惜缁衣化,日暮遥知翠袖寒。负气身名甘败裂,吞声歌哭愈艰难。意深墨浅无从写,要乞浮提沥血干。

柔远楼高豁寸眸,白盐赤甲锁关头。四川形胜当前险,三峡波涛据上游。鸟道极天云日近,靴城匝地市烟浮。时平久矣无戎马,回首当年老杜忧。

二川来集南康郡,气味相似相和流。木落山明数归雁,郁孤栏楯绕深秋。胸中淳于吞一石,尘下庖丁解十牛。

韶阳一击最新奇,闹市门头直面提。倒岳倾湫全正令,电火石火去难追。

竹竿坡面老别驾,饭颗山头瘦拾遗。自古诗人例如此,放翁穷死未须悲。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波恶。倚江阁。大艑轲峨帆夜落。横堂朱户多行乐。大堤花容绰约。宜城春酒郎同酌。醉倒银缸罗幕。

荒斋草尽腓,薄冷暗微微。上卷新秋句,加身旧葛衣。窗疏留堕叶,檐浅恋残晖。来往殊相绝,都忘举似机。

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

向人说葬又谈空,郭璞瞿昙并入宗。背得山经如诵呪,顶将禅笠去寻龙。遍为檀越裁生圹,顶定公侯出某峰。想亦自营归寂处,一丘卵塔种青松。

夜渔归自速,短艇若飞云。水动月犹白,挐音人不闻。回身明烛底,抚卷至宵分。我以此为足,劳劳非尔群。

纠缠空惊祸福频,沈舟未拯更摧轮。山头枉是轻廷尉,天上何容著蹇人。南国祭牺堪畏楚,东门猎犬尚尤秦。当涂莫竦支离诮,坐受朝家十束薪。

名珪字玉净无瑕,美誉芳声有数车。莫放焰光高二丈,来年烧杀杏园花。

橐中奇物为棋输。

平生翁子妙谈天,谁爱青山不爱官。一笑同看岩下井,秋来能更起微澜。

灵之智兮,躍汉潜幽。欲前扰兮,无董兴刘。陈金石兮,佐侑牢羞。庶燕享兮,泽应民求。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枯林独秀染胭脂,不使群芳次第窥。月桂殷勤来并色,江梅寂寞许同时。霜飞雪舞终难挫,蝶隐蜂逃各未知。折得一枝聊慰眼,儿童拍手误春期。

昔辨荆州悮,今为越叟迷。黄甘与绿橘,正似珷似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