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楼望西山作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作品评述

登城楼望西山作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中文译文:

登上城楼俯瞰西山身,日出日落时眺望西山。宛如鸾鹤停歇的地方,高耸入云间的烟雾。仙井依然存在,洪厓金庙久未归还。金色的编织仙丝继承者不要我,乘坐羽驾也难攀登。房檐间千峰耸立,云雾中一只鸟悠闲飞翔。从这里俯瞰贫寒的水国,思绪游走于全世界。不再忙于尘埃纷扰的世事,回来就闭关修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张九龄的作品,通过描绘登上城楼望向西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返璞归真的心理状态。

诗中的城楼、南浦、西山等地名以及宛宛、高高、仙井、洪厓等形容词,烘托出了一幅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人以城楼作为观景的地点,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西山,城楼枕着南浦给诗中增添了一种底蕴。鸾鹤的比喻表达了西山的高耸与秀美,而烟雾则使得山的形象更加神秘和遥远。

接着,诗中以仙井、洪厓、金编、羽驾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仙井和洪厓是传说中的神奇景点,仙井代表了神秘而神奇的力量,而洪厓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诗人希望得到金编、羽驾等象征仙境的财宝和乘坐工具,却发现这些是不可及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而又无法达到的心境。

诗的最后,诗人将目光从西山转向城楼的檐际,表现出视野的千峰与一鸟的反差。继而将视线抬升至云中,展现出一种超越凡尘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追求。

最后两句“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表明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超脱纷争的心态。诗人通过眺望西山,观察人世间的种种彷徨和纷扰,最终选择返璞归真,回归内心的修养,表达了对世俗之事的厌倦,同时也展现了对自我修炼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抒发内心的愿望和情感,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清静、宁和的追求,展现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与追逐,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省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千里相送,终于一别。

贱人敢图柄,时哉天步艰。相尔箦中意,三亭宁腼颜。佩印能几时,网成已入关。宣言往代汝,天道真可还。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芳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床头唧唧糟鸣瓮,夜半萧萧雪打窗。拥褐旋惊花著树,泼醅初喜酒盈缸。邻翁晨乞米三斗,钓户暮留鱼一双。自笑有无今粗足,遥怜逐客过重江。

客路雨连日,吾生良可嗟。萧萧打蓬急,脉脉受风斜。野望迷青草,江声走白沙。今宵何处宿,欹枕听鸣蛙。

我来席未温,君去袂难掺。所吉相知新,所恨相见晚。吏能极缜密,风度乃萧散。同僚有斯人,可近不可违。漕渠新涨生,辇路春风满。置之缇屏中,骥足终未展。夫岂无里言,相与共推挽。语别一杯酒,何时对青眼。愿保千金躯,努力加餐饭。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阳春意未多。

朔风吹别袂,草色冷萋萋。凭高望佳人,天远浮云低。恍然从之游,神魂坐飞越。何当清夜语,分此半床月。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渥沧浪。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到此全无暑,虚栏千里风。看飞云度水,听落石鸣空。日月忙鸟兔,春秋递燕鸿。一生尘裹过,烟艇羡渔翁。

蘼芜涧边春草青,桃叶渡头江水生。女郎到此歌一曲,不尽今来古往情。

蝇利蜗名是债缘,便须还了听於天。欠多欠少休贫债,必待丰高又不然。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桃花烂熳春溪暖,紫玉箫沉月树昏。未觉台中光景晚,人间归去见来孙。

开轩在独园,绕屋得清樾。不知何年树,殆为今日设。窗扉落林影,时复乱风月。喧声了不闻,幽哢极可悦。玉溪僧所庐,无似许明洁。颇疑三昧手,断取从二浙。禅房花木深,此语信佳绝。何以落其成,炉薰荐茗雪。

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

既殊出塞声,还非江上听。夜吹送悠扬,高楼月方迥。

黔南万里地,剑外去宁观。蜀魄花成血,山魈树隐身。竹枝歌峡夜,椰子醉兹春。归访王孙宅,弹琴有故人。

众人观俳优,诚有可笑时。侏儒笑人後,所笑动未知。非桀是尧舜,诸生同一词。不能解其会,何笑侏儒为。桓公方读书,轮扁释斧凿。借问作书人,已归蒿里宅。至精固不传,所说乃糟粕。使道如怀珍,分我赡人贫。人将遗朋友,谁不献君亲。喁喁来噍食,泯泯去游魂。昭穆才弟兄,愚智

一思交好一悲凄,楚峤吴山梦到迷。怕说万山天样远,房陵更在万山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