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摩竭提国犹半途,少室峰前全无巴鼻。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六十首》是宋代释宗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禅宗的修行态度和境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摩竭提国犹半途,
少室峰前全无巴鼻。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
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诗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修行的道路上的艰辛和禅宗的境界。作者提到了"摩竭提国",暗指修行的目的地还未到达,意味着道路上仍有一段距离要走。"少室峰前全无巴鼻"则表达了修行者对外在世界的超越和超脱,巴鼻是指人的鼻子,暗喻了人们对于外在世界的执着和追求。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体现了修行者对于深奥玄妙的理论和智慧的追求。修行者以开创性的思维剖析问题,就像用肉剜疮一样,剖开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举古明今抛沙撒土"则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尊重,以及他们在修行过程中抛弃尘世的执念,将沙土抛撒,意味着将尘世的纷扰拋在脑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通过隐喻和比喻塑造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态度。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禅宗的思想和修行理念,表达了修行者对于内心解脱和智慧追求的追寻。诗中的各个意象和隐喻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清晰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诗中的修行者以超脱世俗的姿态行走,不为外在的名利所动,而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智慧的追求。他们以开创性的思维解析问题,剖开现象背后的本质。同时,他们也尊重传统智慧,抛弃尘世的执念,将纷扰拋在脑后。这种境界和态度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解脱、超越尘世的理念。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态度,以及他们对于深奥智慧的追求和尊重。它带给读者一种超脱纷扰、追寻内心解脱的思考,让人感受到禅宗修行的静谧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昔人厅下才旋马,今代公卿甲第高。大屋修椽当日事,拾遗故宅转萧骚。

轩窗弥望猗猗竹,有斐切蹉琢磨足。天籁鸣风异丝木,昼夜锵金戛球玉。碧梧空有栖凤枝,何如以实饲其儿。扶摇下视鸿鹄陂,附翼会集夔龙池。

随行笠与簑,未始散天和。暖戏荒城侧,寒偎古冢阿。数声牛背笛,一曲陇头歌。应是无心问,朝廷事若何。

四海兵初偃,平津阁正开。谁知大炉火,还有不然灰。

独榻孤扉木几双,小窝可受北风降。带霜枫叶寒供火,随月梅梢瘦入窗。梦熟不知衾似铁,睡醒何用酒盈缸。近山最有松声好,卧听空潮上浙江。

矜夸富贵,贱卖赤穷。杀人可恕,无礼难容。

溪山付与醉中仙,美酒何曾斗十千。就得江边贱鱼稻,闲官未用苦相怜。

云卧西湖又几年,吟鞍多在酒炉边。定知今古皆春梦,不把功名作宿缘。芳草满汀山带雨,黄梅落地水连天。相逢未说江南事,且问何时理钓船。

久别重逢笑脱颐,休谈愁绪杀腰围。不如意处人人有,未放心时事事非。蔬筍家风难以住,莺花天气速人归。归囊强半诗材具,莫怪齐眉不下机。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

泼眠韶光日正长,虾须帘卷燕飞忙。画楼绿暗欹杨柳,舞榭红多睡海棠。

世事真成风马牛,细思愈觉此生浮。旧交散後知心少,行路难来出户愁。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鲁中狂士今安有?泪尽朱云草满丘。

有孤竹君,音节拂云,谥曰洞箫。纵柳郎填就,周郎顾罢,欠伊品藻,律也难调。惭愧何郎。呜呜袅袅,翻入腭唇齿舌喉。谁知道,是郭郎亲授,共贯同条。后来一辈枵枵。甚声响都如鹦鹉娇。叹秦青已往,嘉荣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试向尊前,听君一曲,前辈风流未觉凋。冯郎老,

赤霞变玄云,风起烟雾塞。飕飕木叶响,曀曀原野黑。青泥没委巷,关塞生咫尺。水深蛟龙恣,山湿鸟兽寂。留滞荷戈人,艰难去乡客。翘首望太阳,忧思萃朝夕。

夜泊南津梦岸斜,老来行役只堪嗟。满篷风露五更月,残梦溪山百里家。蹴起睡奴催纤路,坐同吟伴说梅花。此归又且深深信,澜到中閒要见涯。

朝朝责太平,日日御延英。欲识太平处,鼕咚社鼓声。

玄子来前,还忆汝,今朝初度时。是吾家几世,书香阀阅,我翁畴昔,心地坦夷。宅相伊何,泛红老子,汝母慈仁有儿。如今恨,倚门人去,和胆为谁。丈夫七十何为。算三十功名已是迟。要经天纬地,拓开实用,嘲风弄月,省可虚词。我亦平生,卮言徒费,犹酌檐花向九疑。团*好,待老

一身作乱宜从戳,三族全夷似少恩。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忆昔寻梅汉水旁,故乘微霰渡澄江。如今飘泊闽山侧,拥褐安禅听打窗。

于穆仁祖,宠绥万方。执竞英孝,迄用成康。图徽寮册,有烈其光。庶几亿载,兴天无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