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中甫使君

发轫期行志,鸣琴最得民。
渊鱼何用察,桑雉本来驯。
可叹双旌暮,犹歌五袴新。
谁为良吏传,吾欲表斯文。

作品评述

《挽李中甫使君》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发轫期行志,鸣琴最得民。
渊鱼何用察,桑雉本来驯。
可叹双旌暮,犹歌五袴新。
谁为良吏传,吾欲表斯文。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李中甫使君的挽歌之情。诗人称赞李中甫使君发轫期行志向,以鸣琴来表达他最能得到人民的称赞和赞颂。他认为像渊鱼一样深藏不露的人为何需要被人察觉,而像桑雉一样本性温顺的人本来就容易被人接受。可惜的是使君的功业已经结束,他的双旌已经收起,但他依然在歌唱着五袴(五品官员的服饰)的新曲。诗人希望能有人传扬使君的良政,而他自己也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文采和才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中甫使君的称赞和思念,展现了作者孙应时对于良政和才华的向往和赞美。首先,作者用发轫期行志来形容使君,表达了他在职位上初步展示出的雄心壮志和行动力。而将使君比作鸣琴,意味着使君最能得到人民的赞美和欢迎,显示出他在治理国家时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接下来,作者使用渊鱼和桑雉的比喻,以突显使君的深藏不露和本性温顺。渊鱼指的是生活在深水中的鱼,而使君的成就和才能也深藏在内心。桑雉则是指温顺的雉鸟,使君的本性也是温和而容易接受的。

在最后两句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使君功业结束的惋惜之情。使君的双旌已经被放下,但他仍然在歌唱着新的曲调,象征着他的努力和创新。作者希望有人能够传扬使君的良政和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文采和才华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雅的语言,表达了对李中甫使君的赞美和思念,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于良政和才华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稀。

心镜翛然澹似僧,悠悠观化寄枯藤。云来云去閒舒卷,花落花开小废兴。吹笛强呼从百里,种瓜清隐学东陵。野人知有观书癖,远饷松肪续夜灯。

西晋盛,南风竞,二十四友皆为佞。前奉觞,后执盖,忠臣洒泪翻就害。万里中原士马空,铜驼尚在宫门外。宋家二帝俱入金,神州陆沉古犹今。黄旗紫盖渡江水,碧嵩清洛愁人心。晋之东,非失据。宋之南,竟何处?

李郎江西彦,杰出天与才。勉斋恨得晚,垂绝倾所怀。朅来复入闽,吾道叹已乖。延平有书社,四儒孔门侪。地势得爽垲,山川似天开。群贤为一至,君至亦少谐。所读唯圣经,坦然疑无猜。藜藿足可饱,窗几无馀埃。乐天复安土,何有羁旅哉。所望讲究精,南山赋台来。如何苦吟僻,却与

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谁知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

羊左合人我。左既绝粮甘自饿。羊仕楚王官职大。依旧杀身蓬颗。颜公畴昔曾经过。佳咏至今传播。

鞍马覆山黑,旌旗垂野红。问远谁当行,太守临蜀中。太守时之豪,学博文章工。人事未称遂,崎岖已巴东。公年方六十,皎皎头如童。不服何首乌,自有夜气充。丹田芙蕖开,余光发形容。推此见治民,亦与治身同。以静镇浮躁,以仁苏疲癃。一夫无向隅,四野常年丰。间出作遨头,伐击

从军五湖外,终是称诗人。酒后愁将别,涂中过却春。山桥槲叶暗,水馆燕巢新。驿舫迎应远,京书寄自频。野情随到处,公务日关身。久共趋名利,龙钟独滞秦。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

所谓十分人,须有十分真。非为能写字,非谓能为文。非谓眉目秀,非谓衣服新。欲行人世上,直须先了身。

求约未能休厌繁,每於得处自难言。书曾过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触目存。木本草根如有见,山巅水际尽逢源。可怜日月惟空过,休听钟声送黄昏。

多能倾相府,高义著房州。脱略通侯贵,追随逐客游。敢论当世比,曾向古人求。怊怅今楼护,黄泉已再秋。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暮程闻潦涨,投宿取村斜。凉借保方雨,香来隔浦花。翁分区种粒,妇进圃抽芽。官驿应无此,通宵梦亦佳。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聘。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欲持三桠根,往侑

翠石如鹦鹉,何年别海堧。贡随南使远,载压渭舟偏。已伴乔松老,那知故国迁。金人解辞汉,汝独不潸然?

黄华已向初旬见,白酒相携九日尝。萸少一枝心自觉,春同斗粟味终长。兰生庭下香时起,玉在人前坐亦凉。千里使胡须百日,暂将中子治书囊。

邹忌不如徐公美,引镜自窥得真是。门下食客才有求,昏昏便与妻妾比。徐家耳孙却不然,自名一镜京师市。世人无用看青铜,此君双眼明秋水。君以无求游公卿,勿令此镜生瑕滓。碟子大面何难知,从今光照二百里。

三见草木荣,栖栖犹未旋。偶与城市远,因耽此地偏。独馆背清池,一无俗事牵。晨兴课书罢,日午蛙声喧。出门见新秧,微绿映远田。久晴初得雨,稚子亦欣然。田父说岁占,今兹定有年。物情既如此,予乐复何言。

快马如龙度埒尘,射麞放饮藉汀蘋。鼻头出火风生耳,宁愿扬州作贵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