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作品评述

一舸注释

①此诗1653年(顺治十年)癸巳作,为《戏题仕女图》十一首中第一首。诗题取自杜牧诗句“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咏西施随范蠡乘船隐居事。舸(ge):船。
②倾城:始见于《诗经·大雅·瞻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言女色之害足以倾城覆邦国。后多用“倾城”二字称誉美人。此称西施。
③弓藏:比喻功臣受害。《史记·勾践世家》载越王胜利后,诸侯毕贺,号称大王。范蠡遂去(离开),自齐遗大夫(文)种书曰:“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不听劝,终为越王害死。
④鸱(chi)夷:原意为皮制的袋。此处指范蠡的别号。《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一舸赏析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让吴王放越王回国,并使吴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得以灭吴,重建霸业。

  首句“计已行”三字,肯定了这一策略已获成功。毫无疑问,西施在实现“霸越亡吴”的谋略方面功不可没,越国对她本该论功行赏。

  第二句诗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绩,同时又故意设问启人深思:她究竟该得到何种奖赏呢?这一问,使诗显出了曲折,也在读者脑海中掀起了波澜。

  第三、四两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点了题。“西施为越苎萝村西鬻薪之女”,传说勾践携西施归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她沉尸江底,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诗人更相信后说。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惧”一句,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破的。“亦有”与下句的“不独”互文对照,更说明在诗人看来,西施是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当她牺牲自身拯救了沦亡的祖国后,必然会像范蠡一样具有先见之明,洞察越王的奸恶,也必然会怀着与范蠡 一样的“弓藏惧”作出变名易姓、浪迹江湖的抉择,以免功高震主,成为统治者权力私欲的受害者。这首诗突破了封建统治阶级女人误国的“祸水”观,史识深刻,感慨深婉,行文曲折,体现出“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赵翼)的艺术特色。

诗词推荐

可怜霜月暂相依,莫向衡阳趁逐飞。同是江南寒夜客,羽毛单薄稻粱微。

写人

序正象古琥,吉叶梦维熊。身随金粟出世,香满小山丛。铁券丹书家世,朱阁青毡步武,名字在尧聪。雕鹗健云翮,聊尔待西风。功名事,书剑里,笑谈中。江涛衮衮如此,天岂老英雄。先我甲庚三日,伴子春秋千岁,何幸举樽同。歌以寿南涧,愿学稼轩翁。

写人

休公遂不起,难料复难忘。玉骨随薪尽,空留一分香。

写人

稍稍因风集,萧萧与霰俱。山明一笑粲,竹重折腰趋。白战惭非敌,清谭孰可娱。无庸杖方竹,随懒坐团蒲。

写人

石浅沙平流水寒,水边斜插一渔竿。江南客见生乡思,道似严陵七里滩。

写人

神游忽到云台宫,太华彩翠明秋空。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正对青萝峰。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锺。褐衣纱帽瘦如削,遗像恐是希夷翁。穷搜未遍忽惊觉,半窗朝日初曈曨。却思巉然五千仞,可使常堕胡尘中?小臣昧死露肝鬲,愿扈銮驾临崤潼。何当真过此山下,百尺嫋嫋龙旗风。

写人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写人

为客久南方,西游更异乡。江通蜀国远,山闭楚祠荒。油幕无军事,清猿断客肠。惟应陪主诺,不费日飞觞。

写人

长记儿童膝下时,便闻山谷澹岩诗。江湖老矣潇湘过,始得摩挲石罅碑。

写人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荒森蜩蚻乱,废沼蛙蝈淫。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喑。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其婿王巩携来。)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写人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载将新意寿幽人。红袖持杯劝尽。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殷勤多谢祝长春。一笑东风夜静。

写人

龙门一上嫌轻进,关塞西游自爱山。缑岭春归林影密,津桥人静水声闲。如今正得幽寻兴,佗日青云不易还。

写人

灾横被十三州,百万苍生手抚柔。宪府乍临新邑洛,宣房已复旧河流。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涧东来尚自周。列郡分明望丰采,安危须共主分忧。

写人

六尺筇枝膝上横,中庭岸帻听鼍更。露零金掌汉宫晓,月度银河秦塞明。菡萏晚花香未减,梧桐病叶堕无声。关河又见新秋近,屈指流年一叹惊。

写人

君不见流金铄石气如焚。巫祝并祷天不闻。滂霈一雨洗乾坤,肤寸而合山中云。又不见疾雷契山风助势,八表同昏天地闭。峰头一抹敛归云,赫日当空鬼神避。祗今岁杪雪霜馀,得向岩前自卷舒。等閒且伴幽人宿,明日春回须雨足。

写人

都城十两车,送子江之浒。目寄片帆飞,水国沿渔浦。怜子经世才,战笔文中虎。小试乘田车,暂为民父母。民社不轻寄,忧戚抱民苦。忠孝指心切,求不愧仰俯。青天遇有阙,思惟炼石补。效职了男儿,一扇醇风古。送子独钟情,淮河共乡土。

写人

封胡羯末谢,龟驹玉鸿洪。千载望四谢,四洪天壤同。

写人

秋阳未作结霜风,沙细堤平落日红。客子何须念行役,马蹄多在柳阴中。

写人

彼茁江汉姿,当春风露足。美芹或以献,深愧野人腹。君诗穷草木,命骚可奴仆。更怜无俗韵,爱竹不爱肉。渠侬如石鼎,正作蛟龙缩。欲烹无鱼来,苍蝇声绕屋。

写人

细柳桥边深半春,缬衣帘里动香尘。无端有寄闲消息,背插金钗笑向人。

写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