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子高常熟教授

儒科一废四十年,甲寅诏下初与贤。
难窗夜半同起舞,竟镶祖先生著鞭。
去乘录駬首燕路,归骑赤鲤游琴川。
川中颖有古文学,子游故里今依然。
采芹思乐统且歌,官况虽清奈冷可。
省台衮衮同足羡,燕雀喧啾入网罗。
残春积雨困花柳,天气昏昏如中酒。
怕逢北客间新事,更恨东人专佳友。
暮年离虽意鲜叹,追思得失空长叹。
诗成定寄掩闰外,梦逐飞絮逢处鞍。

作品评述

《送黄子高常熟教授》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儒科一废四十年,
甲寅诏下初与贤。
难窗夜半同起舞,
竟镶祖先生著鞭。
去乘录駬首燕路,
归骑赤鲤游琴川。
川中颖有古文学,
子游故里今依然。
采芹思乐统且歌,
官况虽清奈冷可。
省台衮衮同足羡,
燕雀喧啾入网罗。
残春积雨困花柳,
天气昏昏如中酒。
怕逢北客间新事,
更恨东人专佳友。
暮年离虽意鲜叹,
追思得失空长叹。
诗成定寄掩闰外,
梦逐飞絮逢处鞍。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陆文圭送别黄子高常熟教授的作品。诗人借黄子高离任之际,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儒科废弃四十年后,黄子高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赏识和机会。诗人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难得的共舞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黄子高在学术上的独立和坚持的赞赏。诗人还提及了黄子高的家乡琴川,称赞了这里古代文化的瑰宝,同时也表达了对黄子高回归故乡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黄子高的赞赏和离别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夜晚、舞蹈、鞭子、归乡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喜交集之情。诗人通过对黄子高的赞美,也间接表达了对自己追求学问和理想的坚守与思索。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黄子高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绘夜晚的舞蹈、归乡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展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奋斗,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关怀。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是对黄子高的送别,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充满了深情和思索的力量。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奔抚孤呻海上楼,药烟灯穗飒然秋。岂期与物同疵厉,稍欲祈天赦缚囚。症结竟窥囊底智,风光宛托剡中游。神州莽莽谁医国,方技余存第一流。

水边疎影几人知,尚喜诗翁到未迟。怪得寻花心眼别,去年曾赋上林枝。

君不见孔家藏书屋,屋坏犹闻起丝竹。又不见郑家注书老,书带后来垂作草。如今王家万卷文字林,桃花一树春沈沈。花成一劳主人种,花落更同山客吟。从来春花重萼不缀实。此花可玩实可食。我拟天公出奇物,来寿主人并饷客。春前待花花下狂,春后待实林下尝。定知此桃不作寻常草木

雪满渔蓑雨垫巾,超然无处不清真。胸中那可有一事,天下故应无两人。骑马每行秋栈路,唤船还渡暮江津。酒楼僧壁留诗遍,八十年来自在身。

相逢草草,共吟诗、同醉杯中之物。评论三王讥五霸,谈辩喧哗邻壁。敲缺唾壶,击残如意,妙语飞华雪。无能为也,如何对此三杰。看取东野诗成,南昌书就,奈征车催发。後夜山深何处宿,红豆寒灯明灭。一老堪怜,两生未起,应念星星发。风传佳话,花村无犬惊月。

北山迤逦自苍然,万象鲜明禁火前。愁裹有诗人不会,栏边虢虢响流泉。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狙击岂良图,命几危博浪。既受黄石书,颠秦而蹶项。报韩志已酬,兴汉车仍赞。历陈借箸计,潜消刻印患。定封谋遂寝,立嫡计莫尚。转危以为安,其易犹反掌。万钟谁不怀,裂土人所望。何勃身亦系,韩彭国随丧。驾言仙与游,高风巢许上。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涛八九岁知声律。一日,其父郧指井梧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涛应声云云,父愀然久之。后果入乐籍。别本载田洙遇薛涛,有落花联句、夜月联句、四时回文折齿曲,皆后人附会,兹概不录)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井梧飞早。一雁横空天更好。才子寻幽。争把新诗断送秋。浮生鸥没。莫为尘劳轻度日。倒载何妨。唱彻凉州月在旁。

朝愁暮愁愁不已,生为愁人死愁鬼。百禽唯尔尤可喜,劝我移住醉乡里。刘伶毕卓善自谋,生前死后不识愁。

人与人为徒,事我盖有缘。司晨与警夜,异类亦可怜。舐糠啄遗粒,要使全其天。人则当教诲,见善或能迁。盛怒姑小忍,虽蒲岂非鞭。事过我亦喜,陶然送流年。

联名适以三株树,传玩惊看五朵云。

故子虽即位,自不愿为官。天下事已定,山中人可闲。一丝江月色,千古客星寒。捷径终南士,闻风定报然。

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还丹九转。凡骨亲会换。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诗人今代谢宣城,举手新年章子平。雨剩风残忽春暮,花催草唤又诗成。五湖烟水三冬卧,万里云霄一日程。老里睡多吟里少,旧来句熟近来生。

一枝何足解人愁,抛却还随定远侯。紫陌红尘今别恨,九衢双阙夜同游。芳时易失劳行止,良会难期且驻留。若到边庭有来使,试批书尾话梁州。

自随官牒却居间,樵叟渔童惯往还。种竹且教疏见月,开窗莫遣碍看山。

阑干掐遍等新红,酒频中,恨匆匆。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月窗何处想归鸿,与谁同?意千重。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