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心印

将喻红炉火裹莲,精金百煅转光鲜。
居尘不染随宜用,始觉松风解说禅。

作品评述

《颂十玄谈·心印》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喻红炉火裹莲,
精金百煅转光鲜。
居尘不染随宜用,
始觉松风解说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修行心境的美妙与高远。诗人以红炉火裹莲花的形象来比喻修行者的内心,经历了百次锤炼后,内心的光彩愈发耀眼。修行者居住在尘世之中,但却能随机应变,不被尘世所染。当他们感受到松风的吹拂时,才真正领悟到禅宗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炉火裹莲花的意象,将修行者的内心比作被锻炼而愈发光彩夺目的宝贵金属。诗人通过这一意象,传达了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不断磨砺内心,使其达到更高境界的内涵。修行者居住在尘世之中,但他们能够随机应变,不受尘世的干扰,以自己的方式去应对世间的种种事物。当他们感受到松风拂面时,心灵得到解放,领悟到禅宗的真谛。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力量和智慧,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修行的美好与纯粹。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已着风帆似马奔,雪花无数入船门。诗穷到处无医治,愁绝湘江浸楚魂。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故园千里渺遐情,黄叶萧条白露生。惊鹊绕枝风满幌,寒钟送晓月当楹。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莫怪孔融悲岁序,五侯门馆重娄卿。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惨淡岁云莫,风雪入破屋。老农气力衰,伛偻腰背曲。索綯民事急,昼夜互相续。饭牛欲牛肥,茭藁亦预蓄,蹇驴虽劣弱,挽车致百斛。农家极劳苦,岁岂恒稔熟。能知稼穑艰,天下自蒙福。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一棚傀儡木雕成,半是神形半鬼形。歌鼓歇时天未晓,尚余寒月挂疏棂。

俯仰兴亡异,青山落照中。民归邻树在,兵去垒烟空。城角犹悲奏,江帆始远通。昔年荆棘露,又满阖闾宫。

霰集柏杉霏靀鬆,瓦冰镌画叶柯葩。密移裁化钟纤巧,梁苑诗盟斲句佳。

相别亦何事,相逢尽偶然。愁肠贯彩笔,离梦绕朱弦。

散骑真前辈,休文即当家。泛舟成丽句,散绮见余霞。惊去沙鸥没,招来酒旆斜。春归何处觅,篱角见金沙。

交朋存没八篇诗,自恨认心独觉迟。也记涌金门外别,不蒙登赏忽相思。

五十光阴两岁过,头颅閒处自摩挲。隔篱山影谁招去,满树梅花独占多。物色年华同我老,蜂情蝶思柰渠何。少时一剑明秋水,放在尘中久不磨。

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衙,北里与南陵。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为我临风再奏,仙鹄翩翻十二,感物一何灵,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山谷听宋宗儒摘阮歌:翰林尚书

柳弱眠初醒,梅残舞尚痴。春阴将冷傍帘帏。又是东风和恨、向人归。乐事灯前记,愁肠酒后知。老来无计遣芳时。只有闲情随分、品花枝。

岭北土寒无荔子,人言形味似杨梅。翠条丹实休相学,不愿红尘一骑来。

夜掇香窠沐露华,画移翠斛馥窗纱。将身挨起帘帷著,生怕帘帷挨著花。

谓吾灭度,未免落断见。谓吾不灭度,未免落常见。二见俱遣除,十方佛皆现。

马头搀岸斗,燕尾泊船齐。风送寒潮急,云藏晚日低。逢人多楚语,问客煮吴鸡。难觅枚皋宅,苍葭处处迷。

庙宇更新,轮奂岂敞。神灵如在,英资飒爽。执事进截,降升俯仰。威得翼翼,虔祈歆乡。

阅世谁无父,渠宁厌久生。惊波轻一死,森木竟双茔。石壁千寻立,江流万古清。祠宫拜遗像,犹复涕纵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