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七日梅雨甚骤

黄梅三日雨,漏屋使人愁。
无饭不遑恤,有书犹欲修。
绵延蜂虿贼,震动犬牙州。

作品评述

《四月二十七日梅雨甚骤》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月二十七日,梅雨下得十分猛烈,
漏雨的房屋让人感到忧愁。
没有饭菜,没有心思去关心,
有书籍却仍然想要修身养性。
连绵不断的蜜蜂和毒虫,
震动着狗牙山的边境城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四月二十七日的梅雨天气,以及作者身处困境的心境。梅雨倾盆而下,导致房屋漏雨,给人带来忧愁。作者在这个困境中,无法顾及自己的温饱,却仍然保持对知识的渴望,想要修身养性。诗中还描绘了蜜蜂和毒虫的出现,以及狗牙山边境城池的震动,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种紧张和危险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雨天气和作者困境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的梅雨雨势猛烈,形容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而漏雨的房屋又象征着作者所处的贫困和困境。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仍然怀着修身养性的渴望。蜜蜂和毒虫的出现,以及狗牙山边境城池的震动,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种紧张和危险的氛围,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所处的困境和内心的追求,展示了宋代诗人方回对生活和知识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象和富有氛围的描写也展示了方回细腻的审美触觉和才华横溢的写作技巧。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怅望当时真迹,临摹所在支分。千载但称合作,谁能有感斯文。

谁赋阿房未霁虹,只夸复道峭凌空。那知海石驱来处,都在岩花晏坐中。鲸背远冲千嶂雨,鳌头高占一天风。漫郎更有中兴颂,倩把苍崖仔细砻。

新来酒户。想胜看花处。带得春行平壤路。同笑同歌同住。滦阳却近山家。芒鞋夜夜丹霞。流水落花归思,苍烟白石生涯。

江湖寥落转飘蓬,归梦年年逐去鸿。吟鬓一番春又半,杏花无语立东风。

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长子到西方。少女归乾变六阳。便好下功修二八,提防。至九方知道自昌。牛斗共商量。巧夺天工妙莫量。离坎夫妻交媾后,难忘。始觉壶中日月长。

琼云归路正匆匆,十里官亭坐晚风。何事最关孤客思,数声啼鸟木绵红。

去年筑城卒,霜压城下骨。今年筑城人,汗洒城下尘。大家举杵莫住手,城高不用官军守。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蓬山侧畔屹蚝山,怀玉深藏万岳间。也被酒徒勾引著,荐他尊俎解他颜。

尘外冰姿世外心,宜晴宜雨更宜阴。收回疏影月初坠,约住寒香雪正深。

才见吴洲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秋风何处催年急,偏逐山行水宿人。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被衮当阳,穆穆皇皇。击石拊石,颂声洋洋。和乐优洽,终然允臧。礼成而退,荷天百祥。

垂红顶上快登临,拍拍秋光满袖襟。伎癢欲吟吟未稳,两山钟里莫云深。

句法何曾问外人,单传山谷当家春。截来云锦花无样,倒写珠胎海亦贫。汗竹香中翻墨汁,扶桑梢上拄头巾。诗名官职看双美,向道儒冠不误身。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春心自摇荡,百舌更多言。

镜曲重携杖,京都再及门。诗书窥梗概,耳目竟烦昏。怊怅身何极,蹉跎意独存。长途风雨晦,十驾謇追奔。

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光。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何人剌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废苑墙南残雨中,似袍颜色正蒙茸。微香暗惹游人步,远绿才分斗雉踪。三楚渡头长恨见,五侯门外却难逢。年年纵有春风便,马迹车轮一万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