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横秋玉露凉,双星犹自似参商。

出自明代于慎行的《七夕咏牛女》

出自明于慎行的《七夕咏牛女》

拼音和注音

yín hàn héng qiū yù lù liáng , shuāng xīng yóu zì shì shēn sh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银汉:1.=银河。参见〔银河系〕。2.银汉,地名,位于蓬安县最南端,与广安市广安区郑山乡、岳池县天平镇接壤,距县城4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

玉露:1.秋天清晨莹洁如玉的露水。2.酒。3.一种上等的茶名。

犹自:(副)尚且;仍然。

参商:参星与商星。两星不同时在天空出现,因以比喻亲友分隔两地不得相见,也比喻人与人感情不和睦。兄弟~。

双星: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2.一种天文现象。两颗恒星彼此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旋转,称为「双星」。

于慎行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原诗

银汉横秋玉露凉,双星犹自似参商。

经年脉脉情难授,此夜盈盈路转长。

月迥应无鸾入镜,河深宁有鹊为梁。

佳期漫向君平卜,天上人间共渺茫。

诗词推荐

吾方卖剑日,汝正抱孙归。昭代无官守,平生近钓矶。青山上野艇,白水到林扉。晒枣日犹烈,鸣枝风已威。荒陂民事少,迂径客行稀。伤雨蝉知默,违霜雁见几。卜居南县早,收课北庄微。行李牧儿识,生涯田叟讥。烝尝了岁事,簦屩息尘机。反舍从争席,行衢莫振衣。潜逃多落莫,放浪

淮海十年别,北归今几时。镜中无旧发,囊底有新诗。每恨为官缚,翻令见面迟。清都游历事,还许俗人知。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

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扁舟欲解垂杨岸。尚同欢宴。日斜歌阕将分散。倚兰桡,望水远、天远、人远。

晓岸披风驾短篷,平芜烟浪几重重。鸣榔莫近荷花浦,鸥鹭早凉眠正浓。

纳公匡庐老,诗句整以雅。标韵乐天淳,不肯外礼假。所居远城市,绝俗就闲暇。岗崖道路恶,亦为佳客下。余虽昔所闻,相见今乃乍。爱期语言好,超绝忽世跨。马舁就其居,灯火共清夜。惜不见其壮,已老吁呵讶。高才可施用,售世嗟无价。临别更何论,共是忘言者。

风卷云天小艇斜,烟波深处作生涯。丝纶掣断双关手,抉出骊龙眼裹沙。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宦途滋味饱更谙,命薄于人分亦甘。两鬓雪霜为小谏,六街泥雨趁常参。便休禄仕饥寒累,强逐班行面目惭。安得去如秉处士,板舆荣侍卧终南。

何人咏出韩家府,是我建阳刘叔通。尽道唐人工乐府,罕能褒贬似渠工。

凉风北起。高鴈南翻。叶浮楚水。草折梁园。凄凉霜野。惆怅晨鹍。云轻寒树。日丽秋原。三金广设。六羽高陈。寒英始献。凉酎初醇。靡靡神襟。锵锵羣彦。思媚储猷。洽和奉宴。恩畅兰席。欢同桂殿。景遽乐推。临风以眷。丽景天枝。位非德举。任伍辰阶。祚均河楚。负岳未胜。瞻云难

室如悬磬众推贤。蓍草占来命尚邅。不耐扊扅愁妇室,且歌欸乃上渔船。杀青聊卒檀溪业,破白难耕好畴田。外日同归鞯尚暖,依然清梦绕苕川。

蹋阳春,人间二月雨和尘。阳春蹋尽西风起,肠断人间白发人。

桐叶成阴拂画檐。清风凉处卷疏帘。红绡舞袖萦腰柳,碧玉眉心媚脸莲。愁满眼,水连天。香笺小字倩谁传。梅黄楚岸垂垂雨,草碧吴江淡淡烟。

扶杖行幽径,园林欲暮天。锦堂红濯雨,丝柳绿缲烟。春事忽三月,风光又一年。客怀正愁绝,那复听啼鹃。

观书友古人,不羡胡公仙。新功坐有得,寸阴长如年。

春宵短。香闺寂寞愁无限。愁无限。一声窗外,晓莺新啭。起来无语成娇懒。柔肠易断人难见。人难见。这些心绪,如何消遣。

渺渺平田水满湖,早秋天气雨晴初。滩声赴壑如相竞,鸟影凌空半欲无。未采蘋花怜寂寞,旋栽松树见扶疏。经过自与行吟约,未觉何颙此兴孤。

农户竹林西,茅檐傍水低。黄鸡四五只,青韭两三畦。社翁醅堪漉,秋田秫又齐。老翁留客住,为具任山妻。

芦叶满汀洲。塞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不在。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