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运干容安斋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

作品评述

《汪运干容安斋》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以高耸入云的山峰为墨笔,这样的山峰下可以建造一座庐舍。
这里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推崇。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谁能与我一同在这片云中,分享这一束书卷的心境。
诗人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共同品味这束书卷的内涵。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请你看看柴桑的居民,他们自爱松菊般的居所。
诗人以柴桑人为榜样,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北窗辽阔无边,不受世间的纷扰和束缚。
诗人通过北窗的比喻,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态度。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脱下头巾,瓦片上洗涤尘埃,高枕而卧,梦中与仙境相遇。
诗人以脱巾漉瓦为象征,表达了他追求洁净和超然境界的心愿。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日月如双车的轮毂,而乾坤如一根蘧蒢。
诗人运用日月和乾坤的比喻,表达了宇宙运行的壮丽景象和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我身处其中也感到宁静自在,我膝下的事物依然井然有序。
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种境界中的安然舒适和内心的宁静。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烟波之中,渔夫矫健地跨过小牛,藓石上的渔人寒冷地捕鱼。
诗人以渔夫的形象表达了生活的勤劳与激情,以及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农人告别春天的尾巴,山月伴随着他回家耕作。
诗人通过描绘农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依赖。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仍然愿意拥抱文学,谈论诗词直到黄昏初现。
诗人表达了对文学和诗词的热爱,以及对终日追求艺术的执着。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
请不要屈从于声名和功利,不要追逐浮世的繁华。
诗人劝告人们要远离功利和名利的诱惑,保持内在这首诗词中,方岳以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山水、人物和物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简朴宁静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山峰、云、书、柴桑人、北窗、瓦片等意象,展示了他对自然、心灵和人生境界的理解和追求。

诗词中的描写充满了意境和美感,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超然的意境。诗人以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宁静和内心清净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赞美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山水、人物和物象,创造出一种宁静、清新、超然的意境,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方岳对自然、人生和境界的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自在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内心清净的向往,以及对朴素生活和文学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词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长江合高峰,爽气左右绕。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孤宁揭其上,隐隐一拳小。李君令兹邑,邀我升缥缈。是时天宇净,晴色洗霜晓。万象满四隅,转盼皆可了。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人生贵轩豁,世务苦纷扰。兹焉获登览,浩思欲飞矫。令谓亭我为,胜绝此应少。愿子立佳号,光辉

授衣念祖节,阖棺伤故人。故人昔送我,把酒湍水滨。只道後期易,岂知无会因。死生意不及,欲语鼻先辛。既乏羡门术,安得如松筠。寒暑更数十,应亦同埃尘。

夹锺应和气,和气到天中。半为枝间绿,半作水上红。杖策南野际,鹳鹤摩苍穹。君子有本性,不受外物攻。那能学攀桂,俯首嫦娥宫。竦身摄倒景,与子凌刚风。参旗一以殿,欃抢避其锋。举瓢酌云将,歌诗谢鸿蒙。

荒亭旧刻书火池,火从水出如燎脂。五行生克谬常理,异事傥恍令人疑。居人只言数里近,驱车欲前仆夫愠。谁能博学辨痴龙,寄我此诗聊一问。

秋阴时晴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逆旅夜冥冥,寒灯结烬青。一声霜雁过,倦客梦初醒。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晨迁俯玄庐,临诀但遑遑。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童稚知所失,啼号

波浪冒原田,群鱼不自全。返常真足怪,行险绝堪怜。骤作乘时快,遄成失势颠。儿童揄鳗鲜,争着柳枝穿。

西畔双松百尺长。当时亲自见刘王。山前今日莲花水,往者将军洗马塘。南粤路,汉宫墙。晚风历历说兴亡。摩挲东晋苍苔灶,细说仙翁炼药方。

博士位尤卑,投名入党碑。今观名世作,多在谪官时。太史沅湘笔,仪曹永柳诗。新祠绵蕞尔,未尽复遗基。

一叶轻舟。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岩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清。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秋早津亭一笑歌,红妆晚景落清波。重来霜后攀疏柳,更向风前数败荷。物理盛时能有几,人生乐处亦无多。不知当日樽前曲,却傍谁边敛翠娥。

阳关一曲灞桥春,垂绿阴中别恨新。漫折青丝千万缕,多应绊不住行人。

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隐隐轻雷,雨声不受春回护。落梅如许。吹尽墙边去。春水无情,碍断溪南路。凭谁诉。寄声传语。没个人知处。

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架垂马乳收论斛,港种鸡头采满船。鼋鼎若为占食指,麴车未用堕馋涎。

御兵戈刀,斧不能斫。经大劫水,火不能著。姊夫小舅有来由,佛面猪头何处求。二百年来龟岭下,三山依旧水东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