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间

自予营北渚,数至两山间。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
祗应身後冢,亦是眼中山。
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作品评述

《两山间》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该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的喜爱和对离别的忧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自予营北渚,数至两山间。
我自己来到北渚,数次来到两座山之间。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
沿路上我热爱山好,离开山时却为难前行的路途。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山上的花朵清亮如水,山鸟与云彼此自由自在。
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
我想离开山去,但山却劝我回来。
祗应身后冢,亦是眼中山。
也许是因为我的坟墓在山后,所以山对我来说也是眼中的山。
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我还是选择依山而居,未能归来的鞍马也难以攀登。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作者对山的深厚感情。作者自己多次来到两座山之间,他热爱山的美景,但同时也感到离开山后的路途艰难。山上的花朵清丽如水,山鸟和云彷佛在闲逸地享受自由。尽管作者有离开山的念头,但山却仿佛在劝他回来。可能是因为他的坟墓在山后,所以山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最后,作者选择继续依山而居,而未能归来的鞍马也变得难以抵达。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山的热爱和对离别的忧愁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无法舍弃山的情感与执着。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山水情怀,给人以深思和回味。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歆向当年苦持难,少卿为有广之风。求君政合形骸外,笑我犹拘意匠中。远寄一朝成暴富,深藏没世免终穷。客来剩喜夸张事,何幸交游得是公。

岁穷阴不解,短日过墙微。幽鸟穿林小,寒乌啄树饥。冰霜崖岭壮,烟火井闾稀。老拙安闲倨,无心厌食薇。

黄金陌,茫茫十里春云白。春云白,迷离满眼,江南江北。来时无奈珠帘隔,去时着尽东风力。东风力,留他如梦,送他如客。

济北之道,出乎平常。语默动静,脱体全彰。三玄三要,松直棘曲。四宾四主,凫短鹤长。

高世何须更欲名,古人于此畅幽情。后来同味无王谢,自折幽兰上冶城。

西窗隐几读南华,颇悟亡羊与战蜗。住久不知身是客,归休谁谓女无家。向阳野竹先抽笋,待雪官梅欲试花。我爱睡乡真乐地,底须频吃玉川茶。

佛祖真机,曾无淮的。钩锁连环,刀挑不出。石田有个道处,未必诸人委悉。摩诃般若波罗蜜,甚深般若波罗蜜。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曾见中庭舞素衣,夜凉桂殿玉笙吹。梦回一曲天风杳,正是华亭振万时。

玄云如垒沙如箭,阳侯击鼓飞廉扇。穹龟带甲鱼负剑,万怪腾空助龙战。庐君玉立金芙蓉,笑我块坐如樊笼。子胡不来此山中,与子跨鹤蓬莱宫。江流茫茫去不息,嗟我棹往何终极。灵君如愿倘可乞,但觅金丹生羽翼。

尘外分明一锦屏,南楼相对竞峥嵘。却缘造化生来别,不信丹青画得成。

雨云冒山头,晴云出坞口。东峰有龙湫,雨我私百亩。

二难晚出材无敌,老将从来勇冠军。一月望公三捷至,秋风不惜暂离群。

春暖披香殿,夜寒长信宫。帝方安祸水,妾敢怨秋风。

欲识混沌初,请君观晓山。浩荡有而无,云烟往复还。流水意更新,四顾复联攀。日驭慎莫出,我要常萧闲。

鼻祖旧游地,留得老桂香。有能培植之,此香传诸郎。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余哀。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此君骨相一成矩,气禀坤爻六二全。运用四方随手转,操持一节比松坚。玉雕界尺疑同样,金作觚棱笑削圆。见寄分司真得力,时将缓步与周旋。

解缨聊复濯沧浪,晞发松阴藓石床。有味是贫琳馆俸,无功於懒玉函方。自参老子鼻端白,未羡诸公腰下黄。蔗境渐佳惟习静,笔床茶灶并荒唐。

尘事久谢绝,园庐方晏阴。铿然郢中唱,伸玩清人心。况复对樽酒,百虑安能侵。何以比交情。松桂寒萧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