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

一入丹崖第一坳,幽然此意已有巢。
吸泉煮茗濡吟吻,洗尽人閒血肉庖。

作品评述

诗词:《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

中文译文:
一次进入丹山的第一低洼,
幽静之中已有巢穴的意味。
吸泉煮茗,沾湿纸笺吟诵,
洗净了人世间的俗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陈著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在丹山僧舍中的一幕,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与修行的向往与赞美。

诗中第一句描述了诗人一次进入丹山的体验,选择了丹山中的第一低洼作为开始,这里暗示了诗人在这个僻静的地方开始了他的山居修行之旅。

第二句中的“幽然此意已有巢”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僻静之地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属,这里的“巢”可以理解为心灵的栖息地,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创作天地。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在这个僻静之地的生活,他吸泉、煮茗,用茶水沾湿纸笺,并在此时吟咏诗篇。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也是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通过这一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于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与自然的亲近,他能够净化自己的灵魂,以更纯粹的心境来创作诗歌。

最后一句中的“洗尽人閒血肉庖”是诗人对于山居修行的总结。这里的“人閒”指的是人世间的喧嚣和俗气,而“血肉庖”则表示了与尘世的联系和纠缠。通过山居修行,诗人希望能够洗净自己身上的尘埃,远离尘嚣,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丹山僧舍中的一幕,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居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净化,达到心灵纯净和创作灵感的目的。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独到观察和感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神秘。

诗词推荐

羣仙停鹤驭,玉佩摇空山。金丹定分子,往缀通明班。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峡江江上晓乘风,人语鸡声宿雾中。自入江西此差胜,有如吾子乃无同。未怜终岁数行役,可料此生长困穷。独是嗜诗余习在,耸肩搔发愿求工。

暑雨萧萧滴夜长晓窗探借九秋凉金荷浅酌闲传酒,银叶无烟静炷香。舒雁且为赊死计,鸣鸠便欲策勋忙。散人亦未全无事,枕藉琴书满一床

早宦阅人事,晚怀生道机。时从学省出,独望郊园归。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岩扉。石头解金章,林下步绿薇。青松郁成坞,修竹盈尺围。吟风起天籁,蔽日无炎威。危径盘羊肠,连甍耸翚飞。幽谷响樵斧,澄潭环钓矶。因高见帝城,冠盖扬光辉。白云难持寄,清韵投所希。二公如长离,比翼

风光莫占少年家,白发殷勤最恋花。今日颠狂任君笑,趁愁得醉眼麻茶。

终贾年方妙,萧曹地已亲。优游太平日,密勿老成人。抗论辞多秘,赓歌迹已陈。功名千载下,不负汉庭臣。

自古词林枝叶,皆从根柢中来。万卷须窥藏室,一尘莫点灵台。

曾见三闾屈大夫,强将清浊较贤愚。如今更觉前言拙,醒醉由来本不殊。

宴坐峰前冲雨急,黄岩县里借舟迟。百年痴黠不相补,万事悲欢岂可期。莽莽沧波兼宿雾,纷纷白鹭落山陂。只应江海凄凉地,欠我临风一赋诗。

病骨支寒政觉难,莫惊蒲柳望秋残。凄凉不但叹荒菊,寂寞更堪伤败兰。有鬓已霜那得制,无英可落若为餐。玉山禾远竹迟实,天骥长饥愁凤鸾。

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王谢高门江鲍才,东游何用更裴回。弦歌好就吴乡拜,簪组初从魏阙来。清酒一尊携潋滟,旧诗千首贮琼瑰。健颿轻櫂须行乐,莫效当时庾信哀。

风雨思君子,烟霞忆旧游。一区山水国,万里帝王州。腊罋香浮玉,春旗雪满瓯。安贫随处乐,此外复何求。

势穷斯变变斯通,局面初更便不同。西北怕他小老子,东南有个太平翁。

去年过却京尘里,今日无烦叹白头。且喜归来收客梦,何妨无酒破春愁。细教科树鸟声乐,远使疏泉山影浮。晚得花开逢岁闰,可容结侣到丹丘。

两岸树限苍苍,孤舟湘水旁。猿专用啼不住,明月照篷窗。

众人张眼,我视明明。众人开口,我笑泠泠。百姓不我知,我与同醉醒。惟有北庵李家老,足智解语通人情。恐物盗我本真处,劝我闭口藏眼睛。翁意我甚愧,我语翁亦听。万物不是贼,我家门畜停。我劝李老莫忧惊,诈称强盗国有刑,太守行令当不轻。

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幸有琴书堪作伴,苦无田宅可为邻。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

秋高潦水涸,旻天亦凄清。枯箨响悲音,羁虫振余声。曀曀落日晖,惨惨游子情。风林无定枝,驰车鲜安旌。自愧匪贤达,默默嗟其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