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之望的《食橄榄有感》
拼音和注音
yú chū shí gǎn lǎn , méi cù kǒu yù t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橄榄:1.果树名。亦以称其果实。常绿乔木。果实呈椭圆形,又名青果,可食,味略苦涩而又芳香,亦可入药。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2.油橄榄的通称。参见“橄欖枝”、“橄欖油”。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原诗
余初食橄榄,眉蹙口欲吐。
稍稍滋味之,久乃见媚妩。
曲终喜奏雅,先病得后愈。
功成老大时,亦足酬嘬咀。
余生足忧患,备已尝险阻。
犹如蓼中虫,自习蓼中苦。
不知苦尽处,回味有几许。
古人倒啖蔗,佳境贵渐取。
但问有与无,迟暮不犹愈。
君看道傍李,弃置终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