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李公见访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
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
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夏日里公来拜访,远林中暑气稀薄,贵公子特地来我这里游玩。我住在类似村坞的地方,离城南楼也比较偏僻。旁边的邻居朴实纯朴,我所希望的也容易得到。我通过隔壁向西邻家招呼,借问是否有酒。我趴在墙头上,喝着浑浊的醪酒,摊开席子俯瞰着长江的水流。清风从左右吹来,客人的心情已经惊动了秋天的悠长。鸟巢里鸟儿众多争斗,树叶间蝉鸣声稠密。苦恼地说这些声音嘈杂,谁又能说我这屋离市区是幽静的呢。水面上的花朵在夜晚的时候静谧,愿一切足够填满我的寂寞。我预感到酒杯中的酒将要喝完,不得不再次起身为您计划招待。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夏日李公见访》主要描绘了杜甫在夏天接待贵客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杜甫居住环境的描写,展示了他贫困但淳朴的生活,并以此对比贵公子的富贵,表达了杜甫渴望远离尘世繁华,过上安宁宁静的生活的心愿。

诗中也通过描绘鸟鸣蝉噪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喧嚣世界的痛苦,同时通过描绘水花晚色静谧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安逸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杜甫清贫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追求,层次清晰,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优秀作品。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白玉楼中白雪歌。更将白纻衬春罗。软红香里最么麽。桃叶桃根随处有,江南江北见来多。风前月底奈愁何。

未驾羸骖返故乡,且寻拙笔傍书窗。默嘲流汗野猪岭,绝胜伤心朱雀航。

睡起名园百舌娇,一年春事说今朝。秋千庭院红三径,舴艋池塘绿半腰。苔色染青吟屐蜡,花风吹暖弊裘貂。主人自欠西湖债,管领风光是客邀。

雪意不肯休,垂垂阁云端。余暖蒸衣裘,热作堕指过时。曛黄阴雨来,俄忽急雨{上雨下漫}。空阶答檐语,跳珠上阑干。世尊俨无说,冻坐谁为欢。萧条僧舍影,痴兀依蒲团。相照怜短檠,坐恐膏油乾。劳生竟何如,岁月如走丸。七星在长剑,细事何足弹。尚想丘园人。惭颊时一丹。徘徊经

闲忙两字无多子。叹举世、皆由此。逐利争名忙者事。廛中得丧,仕中宠辱,无限非和是。谁人解识闲中味。雪月烟云自能致。世态只如风过耳。三杯两盏,眼朦胧地,长向花前醉。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太平风月属三郎,羯鼓声高思转长。天子锦缠娱虢国,贵妃音律教宁王。人归巫峡山容在,花落温泉水更香。谁信蓬莱青鸟使,回来无语怨渔阳。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万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将军貌憔悴,抚剑悲年长。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强。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碛中有阴兵,战马时惊蹶。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黄金锁子甲,风吹色如铁。十载不封侯,茫茫向谁说。

水芝卧玉腕,天棘舞金丝。

鼓腹千年有,平心一物无。粗能全晚节,不敢恨穷途。岂少真君子,何求老腐儒。春风香百划,千丈古松枯。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龟趺但见碑讹缺,马鬣安知葬旧新。想见若敖求食鬼,亦羞东郭乞墦人。

名盛望尤备,枝披实亦繁。无由究贤业,犹幸立斯言。书在经逾显,人亡道更尊。九京如可作,与子共南辕。

一段江山英秀气,风流天上星郎。烟花故国五云乡。只知心事在,争问鬓毛苍。千古西陵歌舞地,兴来忘却悲凉。相逢一醉莫停觞。东山看老去,湖海永相忘。

士庶重重间绮罗,霁光熏作小春和。御街两行瞻天表,比似前回人更多。

深居度日浑亡赖,小役逾旬抑又疲。到处青山恃青眼,随行黄卷有黄诗。少陵授受后千载,此老风流彼一时。众作沛然虽莫御,要云万折必东之。

珠帘翠幕千门晓,丽日和风万国春。乍雨乍晴虽莫测,无非天地发生仁。

五家第宅近天家,侍女都封系臂纱。池上桃开销恨树,閤中香进助情花。风回辇道鸾铃远,日射龙颜雉扇斜。韩虢并骑官厩马,醉搀丞相踏堤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