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穿破衲赞

檐前负日暖烘烘,败坏重加补缀工。
尽大地人穷性命,都卢劄在一针锋。

作品评述

诗词:《朝阳穿破衲赞》

中文译文:
朝阳穿破袈裟边,
补缀重重暖日温。
众生命运已被尽,
一针锋利刻卢篇。

诗意:
这首诗词由宋代释心月所作,通过描写朝阳穿破袈裟边缘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了修补袈裟的过程,暗喻了人们对生活中各种困境和挑战的不断修复和应对。同时,诗人也着重强调人们都生活在同样的尘世中,面临着相似的命运和生死考验。

赏析:
《朝阳穿破衲赞》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朝阳穿破袈裟边缘与生命的挫折和努力联系在一起。衲赞,是指僧人的赞美之辞,通过这样的题目,诗人将生活与佛教的修行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困境和命运的思考和领悟。

诗中的朝阳照射在袈裟上,温暖了人们的心灵,也暗示了阳光带来的希望和温暖。而袈裟的修补则象征着人们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修复和化解的努力。诗人用"一针锋利刻卢篇"这一形象的比喻来强调人们的努力和智慧,表达了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生命的脆弱和坚韧、希望与挫折相互交织,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它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坦然面对和积极应对,呼唤着人们在困境中发现光明和希望的力量。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江湖犹足事,食宿戍鼙喧。久客秋风起,孤舟夜浪翻。乡音离楚水,庙貌入湘源。岸阔凫鹥小,林垂橘柚繁。津官来有意,渔者笑无言。早晚酬僧约,中条有药园。

水面平铺映碧空,夜深明月照龙宫。猿啼未响潭先响,一树花开两树红。

闲丞八品一官卑,许赞男邦问便宜。议论是非晴雨异,刑囚出入重轻疑。案头涉笔余心愧,松下哦诗官事隳。丞得君来真不负,只应百姓与天知。

江头重整旧渔衣,触起眠沙鸥鹭机。烟渚芦花留不住,叶舟还趁夕阳归。

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秋光明媚似春光,重九尊前草树香。可记前年宝藏寺,西山暮雨怨吴郎。

腰怀七尺剑,思欲从沛公。项籍妇人仁,不足与成功。乾坤动杀机,惨淡斗蛇龙。纵观天下势,形胜惟关中。据险临诸侯,孰敢当吾锋。古来豪杰士,不识刀与弓。良平真壮夫,筹画在心胸。樊灌鹰犬劳,萧何为发踪。君看帷幄里,实有万夫雄。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巫山一何高,骀荡壶中春。玄猿莫遣上山去,偷饮仙浆醉搅人。

壮岁贪求未见书,归常充栋出连车。晚窥阙里亲传妙,数简方知已有余。

休笑山翁不住山。二年偷向此中闲。归来赢得鬓毛斑。瓮底新醅供酩酊,城头曲槛俯淙潺。山翁老去此山间。

十有一月三十夜,清梦忽然归到家。对母徐徐言世事,呼儿故故问生涯。庭前修竹不改色,溪上老梅都是花。起坐山窗听茶鼎,又思风雨客三巴。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自从北阙来,扰扰时少闲。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

说道疏时元是密,偶于忙处得寻閒。宿愁复岭重山外,新趣清风明月閒。

揭大夔鼓噪红尘,遍地刀钥解出身。结角罗纹随处入,银山铁壁是通津。

别作一家春,故畹已禾黍。黄香从何来,谁为东风主。

又报东皇促驾归,醉中阙赋送春诗。佛瓶是处见红药,僧榻有时闻子规。野客款门聊倒屣,溪潭照影一轩眉。年光佳处惟初夏,儿女纷纷讵得知!

一池晴浸藕花月,午夜凉生菰叶风。风月无边诗兴动,品题收拾锦囊中。

病粟支离月有储,汉家汤沐许家居。材同曲社真无用,拙比河阳恐有馀。半夜羁魂随鹤警,九秋嘶腹共蝉虚。谁言舐痔非长策,却得君王五乘车。

诘曲穿荒径,高平见远山。溪乾呈石紫,林峭露枫丹。不道归来晚,惟愁句未安。片云真解事,放出月团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