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万里月当户,邮亭花满枝。
行人花下发,短笛月中吹。
坐觉春光损,频惊斗柄移。
天边芳草绿,愁绪细如丝。

作品评述

《暮春》是明代蔡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里月当户,
邮亭花满枝。
行人花下发,
短笛月中吹。

坐觉春光损,
频惊斗柄移。
天边芳草绿,
愁绪细如丝。

译文: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万里长空,
邮亭上的花朵盛开在枝头。
行人经过花丛,花瓣随之飘落,
短笛声在皎洁的月光中响起。

坐在这里感受到春光的减退,
不时被战争的动荡惊扰。
远处的天际,青草翠绿,
忧愁的情绪如丝般细腻。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季暮色为背景,描绘出春光渐逝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月光、花朵和行人的场景,表达了对繁华春光的感叹和忧伤之情。在和平的景象下,战乱频发,让人感到不安和迷茫。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内心的愁绪和对逝去春光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春日暮色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中的月光、花朵和行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幽静而忧伤的画面。

诗词通过对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思考与感慨。诗人的心情在春光的减退和战争的动荡中起伏,愁绪如丝般细腻。整首诗词充满了忧伤的氛围,让人沉浸在对生命脆弱性和时光流逝的思考中。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这首诗词展现了蔡羽对人生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让读者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推荐

年老无流辈,行稀足薜萝。热时怜水近,高处见山多。衣袖长堪舞,喉咙转解歌。不辞狂复醉,人世有风波。

柳色千家与万家,轻风细雨落残花。数枝琼玉无由见,空掩柴扉度岁华。

傍人应总笑为生,病体朝朝踏雨行。红饭白菹妻具饷,青身绿水自催耕。止知索寞簟瓢计,岂论喧哗内素名。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夏管弦声。

观里初晴竹树凉,闲行共到最高房。昨来官罢无生计,欲就师求断谷方。

枝上编钟万颗垂,凌寒傲视雪霜姿。从今疏影暗香句,不数西湖处士诗。

崔颢曾题黄鹤楼,上头春色少人游。清香已逐残春去,无限狂蜂恋不休。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烟云乱画阴,雨雹交晚风。道人定眼观,只与清晓同。

一脚从别海南船,身逐云飞江浙天。走遍洞天寻隐者,不知费几草鞋钱。

九旬禁足山嫌多,那更重加一月遥。不解六根门互用,蜡人铁做也应消。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雨一番凉,江南秋兴。门掩苍苔锁寒径。红尘不到,尽日鸟啼人静。绿荷风已过,摇香柄。淡阴未解,园林清润。一片花飞堕红影。残书读尽,袖手高吟清咏。任从车马客,劳方寸。

年光苒苒暗推移,坐惜流年感旧期。独听早蝉秋色里,潘安初见二毛时。

五老天然一会闲,太平时节振儒冠。相君于理回天诏,辅国驱夷立寒桓。妖术图奸梁木坏,党碑雷震雹冰寒。丹心忠厚来安泰,惠泽垂流仰止看。

张翰飘然欲鲙鲈,周南久客意何如。风悲故国荆榛地,日落空城雉兔墟。明月捣衣闻洛杵,故人凭雁寄南书。旅歌辛苦空弹铗,谁念朝盘未食鱼。

客路不知时节移,忽逢柳色已依依。无悰却数离家日,腊尽春回方始归。

投晓过书斋,风门自闭开。云容疑水墨,雪意吝琼瑰。笔冷吟呵冻,炉寒坐画灰。何如毡帐下,低唱两三杯。

迷行常坎壈,守道自熙怡。伐蛟不恃力,刺虎宁用机。华屋非所尚,锚楹岂不宜。未觉复盂安,讵知累卵危。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楞伽有公择,娣弟如班宗。宜州黄宅相,馀韵更春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