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七天外峰

天外一尺峰,国中千仞岳。
重云不掩蔽,万里见头角。
世人看远碧,谁识产美璞。

作品评述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七天外峰》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外一尺峰,
国中千仞岳。
重云不掩蔽,
万里见头角。
世人看远碧,
谁识产美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矗立在天外,超越了尘世间的高山。尽管云雾重重,但无法遮蔽这座峰顶,它的巍峨轮廓在万里之外可见。然而,世人只看到了远处的青山,却不知道这座山峰是如此的珍贵和纯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天外的一座峰顶,以及国内的千仞岳山峰,表达了山峰的巍峨高耸之势。峰顶虽然被云雾包围,但仍然高高耸立,不受遮蔽。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山峰的崇高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诗中提到"万里见头角",意味着这座山峰的高耸巍峨可以在远处看到,显示了它的壮丽景象。然而,作者也指出,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远处的青山,没有意识到这座天外峰的独特之处。这是一种对世人的批评,暗示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往往忽略了那些隐藏在背后的珍贵之物。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山峰的高耸和壮丽,以及人们对美的认知的局限性。梅尧臣通过这首诗词,呼唤人们要更深入地观察和欣赏美的本质,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远景之中。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捏不成团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六根门首无人用,惹得胡僧特地来。

豪杰书生懒散仙,小庵藏迹得安间。禅曾勘破诸公去,诗在推敲一字间。夜雨滴残梧叶老,夕阳行处水花悭。买舟便欲乘风去,孤绝同游海鸟山。

大厦非一木可支,巨舟须众手可济。众手既集亦复同心,南北东西无往不利。

红映阑干绿映阶。闲闷闲愁,独自徘徊。天涯消息几时归,别後无书有梦来。後院棠梨昨夜开。雨急风忙次第催。罗衣消瘦却春寒,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洞深头上聆仙语,船静鼻中闻海腥。此处先生应不住,吾君南望漫劳形。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终夜厌姑恶,经春无秭归。溪云生惨惨,林日澹晖晖。物外孤懹胜,人间百虑非。邻翁剡中去,为我买渔衣。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

院宇重重掩。醉沈沈、亭阴转午,绣帘高卷。金鸭香浓喷宝篆,惊起雕梁语燕。正一架、酴醿开遍。嫩萼梢头舒素脸。似月娥、初试宫妆浅。风力嫩,异香软。佳人无意拈针线。绕朱阑、六曲徘徊,为他留恋。试把花心轻轻数,暗卜归期近远,奈数了、依然重怨。把酒问春不管。枉教人、只

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

苦心有深思,劲质无软语。贤科废因公,此事亘千古。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发满湘渚。水工持楫防暗滩,直过山边及前侣。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

群玉峰头孤梦断,五云溪上野舟回。傍人鸥鸟自然熟,到处藕花无数开。麦饭不餍常面槁,柴门闲掩自心灰。雨来正作盆山地,不怕冥冥半月梅。

有伴即来,地闢天开。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万象森罗齐合掌,须弥岌崿舞三台。

待春来,春又到,花底自徘徊。春浅花迟,携酒为春催。可堪碧小红微,黄轻紫艳,东风外、妆点池台。且衔杯。无奈年少心情,看花能几回。春自年年,花自为春开。是他春为花愁,花因春瘦,花残后、人未归来。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

老於春事无交涉,退作淘金榻底沙。蚕到两眠方健叶,柳成三倒却飞花。小桃涨浪堤痕润,绿麦翻风燕羽斜。不得毫釐稽古力,起人松竹问谁家。

行若独轮车,常畏大道覆。止若员底器,常恐他物触。行止既如此,安得不离俗。

君行足迹遍江南,我亦飘零老不堪。幸自尊中有醉酎,何妨醉倒又空谈。

万水朝东弱水西,先生归去老峨眉。人间那得楼千尺,望得峨眉山见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