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道中

都城花木久知春,北路余寒尚中人。
宿草连云青未得,东风无赖只惊尘。

作品评述

诗词:《宋城道中》

都城花木久知春,
北路余寒尚中人。
宿草连云青未得,
东风无赖只惊尘。

中文译文:
都城的花木早已经感知到了春天的到来,
北方的路上寒意仍然存在于人们当中。
宿营的草地一片青翠未能获得,
东风无情地只是吹起了尘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所作,以描绘宋代都城的景象为主题。诗中通过对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来临和冬天的残留之间的对比。

首先,作者描述了都城的花木久远地感知到了春天的到来。这句描写表明即使在繁忙的都市中,自然界的循环依然存在,花木对季节变化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它们早已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接着,诗中转移到北方的路上,提到北路仍然存在着寒冷。这里的北路可以理解为寒冷的地区,而余寒尚中人则意味着人们心中依然存有冬天的寒意。这种对冬天的记忆和感受,使得人们对春天的到来格外珍惜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宿营地的景象。宿草连云青未得,意味着青翠的草地被连绵的云雾所遮掩,无法展现出原本的美丽。这种描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还没有完全显露,可能还受到一些阻碍。这种寓意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它们尚未完全实现。

最后一句东风无赖只惊尘,表达了东风吹动时只能激起尘土飞扬,无法带来清新的气息。这句诗意深远,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反思。东风作为春天的象征,却只能带来灰尘和不便,暗示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或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都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冬天残留之间的对比,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对现实的反思。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意境构思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自然与人情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敕书来自九重天,宝墨琳琅色尚鲜。移怪岩间枯树子,和根植向鹫峰巅。

昨夜金床喜,喜荐美人体。今日金盘愁,愁荐美人头。明朝使君在何处,溷中人溺血骷髅。君不见东山宴上琵琶骨,夜夜鬼语啼箜篌。

南山北山雨蒙蒙,锁断翡翠千万重。茅檐肃啄鸟未散,练带野水来相冲。土阶莎草如箭镞,冷透筼筜清入骨。雷公挟斧渡长河,抛掷牟尼三百斛。一身蒲柳寄天涯,百云何处栽胡麻。江湖夏潦鱼鳖乱,锦袍夜月乘仙槎。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选任逢明主,休嗟尚散郎。远均天雨露,全抚越封疆。早振连城价,尝陪照乘光。宦途更险易,人事变炎凉。遽喜輶轩至,同期远俗康。交情重推致,民意乐舒长。况有江山助,无怀节物伤。罇前且欢醉,一别久相望。

泰山有积霤,坤媪乃善藏。何时发灵秘,一脉流膏滂。至仁及物意,后世疑滥觞。螭蟠久懒卧,辟易离电光。丰隆亦豪举,夜半驱阿香。天鼓何处来,大雪惊飘扬。飞星杂雨射,怒雹翻飙狂。倚栏两眼眩,应接俱弗遑。吕梁三十仞,吾闻老蒙庄。行歌不惮险,习坎守故常。峨眉有仙伯,佛迹

往年记得归在京,日日访子来西城。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顾子心力苦未老,犹弄故态如狂生。书窗画壁恣掀倒,脱帽褫带随纵横。喧呶歌诗嘂文字,荡突不管邻人惊。更呼老卒立台下,使抱短箫吹月明。清欢居此仅数月,夜夜放去常三更。别来七年在乡里,已忝三度移双旌。

自然鸥鸟亲,日与渔樵遇。

簿书本不俗,定能碍凉颸。少陵冰壑心,却恨与事违。

春色在筇履,山前山后行。野花随处发,林鸟百般声。幽径遥通寺,清流可濯缕。村翁忽相值,又得尽閒情。

北征谈笑缚姚公,静扫诸陵见洛嵩。不用登高笑夷甫,正缘此辈使君雄。

倚门抹青红,过者必反顾。风雨不足凭,零落污黄土。斯文有正色,神指亦难数。两汉仅自支,崔蔡已衰暮。老龙破风雷,一跃空万古。贾胡贫失真,而况逢其富。坚车行大逵,往往初必忤。要知论贤愚,岂在遇不遇。

庵里人行庵外路,庵外人来庵里坐。遮头茅草欠坚牢,年年风雨年年破。

未归天路紫云深,暂驻东阳岁月侵。入洛声华当世重,闵周章句满朝吟。开炉夜看黄芽鼎,卧瓮闲欹白玉簪。读易草玄人不会,忧君心是致君心。

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此羹若使东坡见,尤怪枯茎化得偏。

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俨然自约束,被服韨与绅。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犹有痛哭书,受厘定何辰。

杜癖诗无敌,高髯画绝纶。笑谈能不朽,富贵或成尘。今古多奇事,乾坤几怪民。相逢不容易,一醉楚江滨。

雨洗红尘,云迷翠麓,小车难去。凄凉感慨,未有今年春暮。想曲江水边丽人,影沉香歇谁为主。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空被多情苦。庆会难逢,少年几许。纷纷沸鼎,负了青阳百五。待何时、重享太平,典衣贳洒相尔汝。算兰亭、有此欢娱,又却悲今古。

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老去一时成白首,别来七度换春风。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谈笑与谁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