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三月十五日

茫茫月色如溪沙,万里不有纤云遮。
今年寒气争春来,雪大如掌随惊雷。
临川城中三月雨,城东大丘汩为渚。
天地惨惨无开时,常恐蛰死和与义。
此时谓月水中没,溺入蛙肠那复出。
岂知今夜月光圆,照彻万物无遗偏。
人间有人司重轻,安得知汝有时明。

作品评述

诗词:《丁亥三月十五日》
朝代:宋代
作者:曾巩

茫茫月色如溪沙,
万里不有纤云遮。
今年寒气争春来,
雪大如掌随惊雷。

临川城中三月雨,
城东大丘汩为渚。
天地惨惨无开时,
常恐蛰死和与义。

此时谓月水中没,
溺入蛙肠那复出。
岂知今夜月光圆,
照彻万物无遗偏。

人间有人司重轻,
安得知汝有时明。

中文译文:
茫茫月色像河沙一样辽阔,
万里无一丝云彩遮挡。
今年春天寒气竞相抢夺,
雪花大如手掌,伴随雷声惊醒。

临川城内下起三月的雨,
城东的大丘变成水渚。
天地显得凄凉无望,
常常担忧冬眠的动物与义无返。

这时候可以说月亮陷入水中消失,
沉入蛙的肚肠而无法再现。
岂料今夜月光圆满,
照射穿透万物,无一遗漏。

人间有人执掌重要与轻微,
怎能知道你拥有时光的明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诗人曾巩在丁亥年三月十五日的夜晚所感受到的景象和思考。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思索。

诗的开头以茫茫月色和无云的夜空作为背景,形容月色辽阔无边,没有一丝云彩遮挡。接着,诗人描述今年春天寒气与温暖争夺的情景,用大如手掌的雪花伴随雷声的描述,表现了春寒料峭的气候和不稳定的天气。

接下来,诗人切入临川城的描绘,用城东的大丘变成水渚的景象,表现了春雨的瀑布般倾泻,城市变得湿润而沉闷。天地间的景象显得凄凉无望,诗人经常担忧冬眠的动物是否能够苏醒,寄托了对生命力的关切和担忧。

接着,诗人用隐喻的手法,将月亮比喻为沉入水中的景象,暗示着月光的消失和不可见。蛙肠则象征着深邃的水中,这种景象令诗人感到痛苦和无法理解。然而,诗人却在这个时刻得知今夜月光圆满,照耀着万物,没有任何遗漏。这一转折意味着希望和光明,也表达了对于生命力和希望的坚信。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思考。人们在世间执掌着重要和轻微的事物,却很难了解时光的明晰和真相。这种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思考,呈现出对于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索。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背景,通过对于季节变迁、自然现象和人生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诗词通过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力的思考,展现了曾巩深邃的哲理思维和对于人生的思索。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推荐

云罗霞绮媚芳辰,琼圃花开烂漫春。风递清香随凤辇,波涵倒影落龙津。仙葩四照烘初日,浓艳千苞赐近臣。向晚天街戴归处,游蜂舞蝶自随人。

仁在吾心一念间,苟差一念隔千山。故知冈克分狂圣,已见前贤露一斑。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妆匣凄馀粉,熏炉灭旧烟。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曰萼绿春,且作一首。谚以窃尝为吹笙云萼绿华家萼绿春。山瓶何处下青云。浓香气味已醺人。竹叶传杯惊老眼,松醪题赋倒纶巾。须防银字暖朱唇。

平生中散七不堪,凤尘时时伴燕谈。道士有神传火枣,故人无字入云蓝。雨凉竹叶宜三酌,日落荷花倚半酣。极欲扁秀南荡去,冷鸥轻燕略相谙。

於赫圆宰,视听自民。惟圣能飨,非德莫亲。乃眷炎宋,受命以仁。十月三叶,涵每毓春。德厚流光,施及吾君。历数有归,兆协大横。性笃孝薛,天纵睿神。思皇帝统,积累艰勤。譬彼菑田,是播是耘。遗大朕躬,曷其敢宁。嗣训九年,端拱严宸。权纲复归,如日宣精。奸险投荒,耆哲扬

沸蚁云罍溢,离鵾雪苑开。吏催东府计,卿待楚人材。旧隐周萝月,前期禹凿雷。我惭芳岁晚,犹俊蹇修媒。

茅屋何堪翠袖,芝田自有霓裳。一双雪舞碧云乡。富贵人家以上。竹外山童敲臼,梅边溪友传觞。青霞道服石炉香。便是寿星模样。

巢居吸景休粮,壁观入定放光。三万里隔弱水,六千劫坐道场。

昨天移棹泊垂虹,闲倚篷窗问钓翁。为底鲈鱼低价卖,年来朝市怕秋风。

知已从来自有天,除书宁复待人传。青云直上非逾分,占上声名五十年。

筠溪岸上千竿竹,梦想犹疑玉笋班。只欠吾家小居士,杖藜风雨亦来还。

慧力知名寺,混融开士英。宗乘真继祖,翰墨亦兼名。更用终何得,悠然听此生。怀哉躬井碓,永绝世尘撄。

明珠在掌犹遗坠,辉玉囊中不失时。幸有观音玉环手,何劳更诵梦熊诗。

微之诗卷忆同开,假日多应不入台。好句无人堪共咏,冲泥蹋水就君来。

此地曾经李白游,湖山消得好诗留。两桥十里东西市,只欠春风一酒楼。

数夕一梦吴淞江,两桨飞度荷花乡。刳中山骨泥数斗,趁雨屈盘三节藕。镜面光寒溢井花,四雇无人下渴鸦。老翁真个儿童似,我非韩公亦儿戏。绿茎亭亭忽独立,帘疏不隔香直入。宛若船舫坐促膝,遂使江湖在方尺。虽无太华藕如船,定有庐山房似笠。

湖水明于镜,湖泥浊似泾。只应苌血在,染得水华青。

癖性爱古物,终岁求不得。昨朝得古砚,兰河滩之侧。波涛所击触,背面生隟隙。质状朴且丑,令人作不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