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清江上人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作品评述

送清江上人

越人僧体古,
清虑洗尘劳。
一国诗名远,
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
避世著方袍。
早晚云门去,
侬应逐尔曹。

中文译文:

送清江上人

越国的僧侣有着古老的身姿,
他们清净的心思洗去了尘劳。
一个国家的诗人名扬遥远,
多数人以律行高尚自居。
他们以山水为题材,以葛藟为辅助,
避世而着方袍修行。
早晚云门将现,你应该去迎接那个时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法照所写,送别一位名叫清江的僧人。诗中以越国的僧侣形象代表了一种古老的精神风貌,强调了他们追求清净心灵、避开尘嚣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清虑洗尘劳”表达了僧人们通过修行净化心灵,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和劳累。他们以高尚的律行标榜自己,将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种修行。

第三、四句“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强调了越国的诗人们以其卓越的诗才和高尚的品德享有盛名。这一时期的越国盛产诗人,他们的作品赢得了远方的赞誉。

第五、六句“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展示了越国诗人们的创作风貌,他们以山水为题材,借助葛藟(指诗词中的修辞比喻)来发挥作品的意境。同时,他们也避世而隐居,身着方袍进行修行。

最后两句“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表达了对清江僧人的送别和祝福,预示着他将早晚前往云门(佛教的一个名胜地),并期望对方未来的修行旅程顺利。

诗词推荐

轻轻却暑。只是些儿雨。喜看新抽麻与苎。他家烟水墅。晚山放出青青。是谁簸弄阴晴。老子何时去也,祗应露湿金茎。

呼为心印早虚言,满目真如自现交。十二时中无不应,金莺频道柳含烟。

仲元亨老,殷勤圆净。此中大事,雪曲高歌。骑白牛儿,漫空唱唱啰。这家也舂米,那畔争打禾。且道乘谁力,天真大老婆。近日南方诸道友,斩钉截铁自降魔。运水搬柴无不是,神通妙用显摩诃。一人办力诸天供,一会修来争奈何。移根拔树非邪作,翻有为无万事和。楼阁忽然横碧汉,人

游山恨不远,读书恨不博。天下多名山,何处无芒屩。束书饱蠹鱼,於汝宁不怍?日月如过烧,老病将何若?眼犹给开卷,足尚供寻壑,少劳君勿辞,是中有真乐。

儒衣武弁聚华轩,尽是西都冷落官。莫叹黄花过嘉节,且将素发共清欢。红牙板急弦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青眼主公情不薄,一如省闼要人看。

送别未能旋,相望连水口。船行欲映洲,几度急摇手。

屋头藓树蜕鸣蛩,池上沟泉凿石通。香老蒲花春洞影,凉生槲叶午窗风。泥瓶开酒留樵客。篛笠穿云访药翁。虽是一贫清似水,定无徭役到山中。

僮仆不到阈,双扉常自关。四壁画远水,堂前耸秋山。时闻有仙鼠,窃药檐隙间。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京师出大黄,浑崙不覆藏。朝生金凤子,平地快翶翔。

去国已八年,故人今有谁。当时交游内,未数蔡克儿。岂无知我者,好爵半已縻。争为东阁吏,不顾北山移。公子表独立,与世颇异驰。不辞千里远,成此一段奇。蛾眉亦可怜,无奈思饼师。无人伴客寝,惟有支床龟。君归与何人,文字相娱嬉。持此调张子,一笑当脱颐。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尽坼名园满意花,重寻石径日初斜。温馨融吹争翻蝶,光气笼霄欲避鸦。别院繁灯悬粉黛,一宵沉醉乱琵琶。江南留得伤春地,莫放边愁落臂纱。

已著芭蕉喻此身,木人花鸟岂知春。他家定自无生灭,此物何尝有故新。美玉不羞论瓦砾,明珠终解照泥尘。相逢一笑空归去,无语堪酬彼上人。

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却到旧游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天寒吹堕一尺雪,官冷酿成千斛愁。酌酒到花非所欲,束薪如桂若为谋。风前鹤氅谁携策,江上渔蓑自舣舟。凭仗六龙回日毂,稍分轻暖到南州。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